潁川,許縣。
卻說曹操自赤壁敗回以后,心下已知再無能夠與劉備爭奪中原。
于是,便遣鐘繇撫定關中地區,聯絡韓遂。
雙方約定,曹操取西川之地,韓遂并雍涼之地。
兩人唇齒相依,互取所需。
曹操需要一塊能夠穩定立足的地方。
韓遂則是一個有野心的梟雄。
雍涼地區,并非是韓遂一家獨大,這里還有十余家大大小小的諸侯。
諸如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及張橫、梁興等輩。
在《演義》里,這些人被老羅簡化成了馬超的部將。
但實際上,他們都是手中握有兵權的軍閥。
隨著馬騰被曹操軟禁,馬超出走并州自立。
韓遂認為,他統一雍涼地區只差一個契機了。
這時候,以曹操的軍事實力作為后盾,向諸將施壓。
韓遂便被關中聯軍門推舉為了共同的都督。
作為利益交換,韓遂也將這些軍閥合兵一處,為曹操壯聲勢。
以恐嚇威脅漢中的張魯、西川的劉璋。
于是,曹操一面命夏侯惇強遷中原人口至關中地區,修葺洛陽、長安等地。
一面又興設學校,延禮文士。
之后不久,便見著了西川使者張肅。
曹操與之交談過后,情知蜀地的豪強們,有意讓自己取代劉璋。
于是重賞張肅,拜其為廣漢太守。
沒過多久,曹操又見著了張肅之弟張松。
張松因身材短小,威儀不及其兄,曹操心中不喜。
但出于政治需要,還是禮待了張松。
張松在曹操這里,深感不如劉備厚遇。
可劉備不能馬上出兵西川,又不符合他的利益需求。
一時間,張松躊躇難決。
曹操多疑,便命人去查張松的行蹤。
得知其竟是從齊國出來的,心中更加疑惑,私下里說道:
“……松自齊地來,至魏國后,并不多言西川之事。”
“其誠意大不如其兄,孤料此人已投劉備。”
于是,便有了殺張松之心。
這兩日,公府上的楊修與張松來往密切。
因見張松竟能將看過的文章,倒背如流,深感其有大才。
于是引以為交。
待得知曹操有殺張松之心后,立馬找到張松,勸他趕緊回西川。
張松亦驚,卻又遲疑道:
“我奉命出使,今至齊至魏,皆無果。”
“似這般回去,必為蜀人恥笑!”
楊修勸道:
“暫退非為怯也,存身留命以待立功,才是丈夫。”
“今齊國雖強,然魏國未必全輸。”
“劉備厚遇,不過為圖西川耳。”
“縱足下助其得到蜀地,關羽、張飛、李翊必居上位。”
“劉備也必以此三人為厚。”
“君之才志,終不見用。”
“平生之志,也未必能得到施展。”
“魏公方急才,建功立業,豈不遠勝于劉備乎?”
“此中利害,君當能夠明察。”
楊修的話語可謂字字珠璣,每一句話都說到了張松的心坎上。
留在館舍的這段時間,張松內心也十分掙扎。
他一面感慨劉備對其的厚恩,一面又希望在曹操這里得到厚用。
正是矛盾掙扎之時。
楊修這話,可謂是一語點醒夢中人。
是啊,
不管劉備待自己有多好,他始終都是以關張李三人為厚。
后起之秀中,又有諸葛亮、龐統、徐庶等輩。
更別提劉備身邊的股東已經趨于飽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