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輔公子劉琦同領荊州,某奉軍師之命,特來撫民。”
“爾等何敢出來迎敵!”
陳應破口罵道:
“劉景升在時,亦未必能調動我桂陽軍馬,況乎劉備!”
“劉備詐稱皇親,奪得天下五州尚且不知足,如何連荊南小地也要貪圖。”
“全然不給我等留條活路!”
趙云大怒,挺槍縱馬,直取陳應。
陳捻叉來迎,兩馬相交。
但見叉影如蟒蛇吐信,槍芒似梨花紛飛。
陳應見他槍法精妙,情知戰不過,撥馬欲要退。
鮑隆見勢不妙,暗取弓箭,正待施放。
趙云忽賣個破綻,陳應一叉刺空,反被子龍輕舒猿臂,擒過馬來。
鮑隆驚怒交加,連發三箭,皆被趙云槍桿撥落。
子龍將陳應擲于地上,喝道:
“爾等山野村夫,也敢抗拒天兵?”
鮑隆乃棄弓取刀,拍馬來戰。
不三合,被子龍用槍桿掃落馬下,亦生擒而歸。
正是,桂嶺雙獠妄逞兇,哪知子龍降九重。
虎叉難敵亮銀槍,空留笑柄在軍中。
二將被擒回寨去,余下敗軍皆四散奔走。
趙云入寨,叱二將道:
“量汝等安敢敵我?”
“我今不殺汝等,放汝二人回去。”
“可速去說趙范,早來投降。”
二將應聲謝罪,抱頭鼠竄,回到城中去,備言戰敗之事。
趙范乃責備二人說道:
“吾早與你二人說了,汝二人非是不聽。”
“強要戰才落得如此下場。”
于是,叱退二將,赍捧印綬。
引十數騎出城投大寨納降。
趙云出寨迎接,待以賓禮。
置酒共飲,納了印綬,備言齊人無鳩占鵲巢之意。
只要好好配合諸葛軍師工作,不會虧待你們的。
趙范微醺,賠禮道:
“早知將軍如此仁厚,吾就不該聽陳應、鮑隆二人之言。”
“你我同姓趙,五百年前,合是一家。”
“既同為家人,動了兵戈,徒傷和氣耳。”
“倘得不棄,你我二人結為兄弟如何?”
趙云喜,乃各自敘了年庚。
兩人是同年生,趙云虛長幾月,趙范乃拜其為兄長。
酒至半酣時,趙范邀趙云入后堂深處,洗盞更酌。
趙云微醉,欣然同意。
這時,忽見屏風后轉出一位婦人。
云鬢斜簪金步搖,素衣難掩婀娜姿。
低眉行禮時,暗香盈袖。
趙云見她雖身穿縞素,卻有傾國傾城之色,乃擱盞問道:
“此何人也?”
趙范陪笑說道:
“此乃家兄遺孀玉鳳,今已寡居三載矣。”
趙云乃正色敬之,目不斜視。
樊氏替趙云把了一盞酒,便辭歸后堂去了。
趙范乃道:
“先兄棄世已三載,家嫂寡居,終非了局,弟常勸其改嫁。”
“可嫂嫂卻說,若要改嫁,須依得她三件事來。”
“其一要文武雙全,名重天下。”
“其二要相貌堂堂,威儀出眾。”
“其三要與家兄同姓。”
“兄長,你說這天底下哪有這般湊巧事來。”
“今尊兄相貌堂堂,在齊王手下用事,名震四海。”
“又正好姓趙!”
“此非正合家嫂所言乎?”
“若不嫌家嫂蒲柳之姿,愿陪嫁資,與將軍為妻。”
“我兩家就結累世之親,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