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急召司馬馗、司馬敏議曰:
“今勢已危,所爭時日足矣。”
“當速遷金玉典籍入關中,以保宗族根基。“
司馬氏在河內四百年的財富,想保全是不可能的了。
此番只能夠斷尾求生,把最值錢的東西先保住。
司馬馗頓首曰:
“長兄不在,兄便為家主,宜先率輕騎赴關。”
言外之意,只是讓司馬懿帶著最值錢的財物典籍先走。
司馬懿正欲開口,司馬馗卻解釋說:
“李翊所仇者,唯仲達兄耳!”
“其言屠族,不過虛聲恫嚇。”
“觀劉備素以仁厚稱,齊軍征伐亦未嘗戮及無辜,安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盡滅我族”
“此必亂心之術也!”
司馬馗認定李翊宣揚的屠滅司馬氏全族,只是他的政治宣傳,就是為了威逼他們家族就范。
以齊軍過往得我履歷來看,他們應該不會作此喪天良的事。
何況以司馬家族的影響力,當真被屠戮了,肯定也會引得天下豪族人人自危。
這對于齊國而言,無異于自掘墳墓。
于是,司馬馗建議道:
“仲達兄宜速攜金帛西入關中,弟等則率宗人隱于大伾。”
“待兄安抵雒陽以后,再遣使斡旋,徐圖團聚,則家脈可全也。”
司馬馗認為,他們跟司馬懿完全可以分作兩路。
一路就是司馬懿帶著最值錢的東西先走。
另一路,則是他們的族人,將剩下的財富全部帶到山中去。
等司馬懿安然抵達雒陽以后,再與李翊談判,將他們救走。
其實,只要司馬氏發下狠心,他們完全可以保全族人的同時,將部分財物帶走。
可這也意味著,剩下的財物會全部留給河北人。
這是令司馬馗萬萬不能接受的。
這已經不是敗家了,是欺師滅祖啊!
司馬馗寧可賭一把,賭李翊不敢屠族。
不敢冒著天下大不韙,冒著違背劉備以仁義治世原則,行此殘暴之舉。
司馬懿聞言,執兩位弟弟的手,泣道:
“吾豈忍獨生耶”
雖然司馬懿也不相信李翊會那么沖動,但自己要是真的采納了這個計劃。
就意味著他要把司馬氏的族人,盡數丟在河內了。
可萬一有個差池閃失,家族里可就只剩他的哥哥和幾個弟弟了。
司馬馗正色說道:
“昔范蠡存越而分道,今存司馬氏者,唯兄之智也!”
“愿兄速發,切勿為感情所累。”
司馬懿垂淚告別,于當夜攜家傳典籍并十車細軟,由死士護送,奔雒陽而去。
而司馬馗與司馬敏,乃盡聚家族財產,并宗族五千余人,連夜遁入大伾山里去。
這五千宗族當中,有不少人并非是司馬氏族人,而是他們的家仆。
漢末這種與世家綁定的家仆最大的特點,就是忠心。
基本上家族走到哪,他們就跟到哪。
因為像他們這種賤籍,一旦離開其家族,根本沒辦法獨立生存。
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命中注定只能為奴,為其所在的家族奉獻自己了。
除此之外,還有三千老弱婦孺。
這些人大多是這五千青年力壯的家眷。
司馬氏很聰明,帶上他們一起,這樣手底下的人才會歸心。
憑借家族雄厚的底蘊,司馬氏不僅將五千青壯族人盡數武裝。
然后又囤積了五十萬斛糧食,這足夠他們族人吃上400天!
也就說,只要他們能夠守住大伾山。
那他們能夠與齊軍打到天荒地老!
司馬馗有這個信心,因為早在二十年前,家族就在大伾山修筑了堡壘。
此山如蒼龍伏地,控扼淇水要津,本就易守難攻。
配上堅固的堡壘,縱有百萬大軍亦不足懼。
因為有著險要的山勢在,即便你有一百萬人,一次性也只能通過幾百人。
用eu4的話說,就是戰寬不夠,鋪展不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