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馗精心布置,令司馬敏引弓弩手據守山脊,箭垛密布如林。
如此嚴密的防護,根本不怕齊軍來攻。
由于司馬氏的走的走,隱的隱,河內民眾也全都反應過來。
他們被司馬氏給騙了!
于是再不肯為虎作倀,紛紛竭誠歡迎齊師。
所到之處,簞食壺漿,莫不歡喜。
李翊率大軍很快進駐河內,然后使人探查司馬氏一族去向。
回報說,司馬懿率金玉典籍先逃往雒陽去了。
至于司馬一氏族人,則盡數躲進了大伾山里去。
手底下將領,都主動申請去追擊司馬懿。
因為他們認為,李翊跟司馬懿有仇,肯定是奔著司馬懿去的。
但李翊卻下令道:
“魏延、陳到聽令!”
“汝二人率一萬軍士,速去攻打大伾山!勿使放走一個司馬氏族人。”
“余下之人,負責去接管河內諸縣,撫定軍民。”
眾人聞聽這個命令,都大感詫異。
怎么感覺李翊對司馬懿興趣不濃,反而對他的家族很感興趣呢
這是何故
對此,李翊是如此解釋的:
“司馬懿輕騎遁走雒陽,追之不及。”
“且一介豎子,豈足與河內要地相衡”
“翊雖與懿有私怨,然河北大局為重,安可以私廢公”
“今河內既下,則河北盡歸王化。”
“彼司馬氏竄伏山林,自以為得計。”
“殊不知,吾若蕩平巢穴,既可治其族罪。”
“更使懿背負‘棄親族于險地’之惡名,此天誅也!”
“況其累世所積金帛,盡藏深山。”
“豈有舍巨財于不顧,而逐一無用喪家犬之理乎!”
李翊也解釋的很清楚了。
司馬懿比不上河內。
只要消化掉河內郡,河北之地就盡為齊國所有了。
而且司馬氏一族也并未能逃脫,他們的財富都堆積在山里。
這可是其累積了四百年的巨財,豈有舍棄它而追司馬懿的道理
眾人一聽,頓時興奮了起來。
各自摩拳擦掌,準備廝殺。
命令一下,各級官員各自忙活起來。
李翊先使人收取河內圖書典籍,然后全力整頓內治,消化土地。
徐晃、張郃則帶著本部部曲,負責平叛。
消滅河內那些仍在抵抗的頑固勢力。
魏延、陳到則領到了最艱巨的任務,攻打大伾山!
山里的族兵都是司馬氏的精銳,裝備精良,抵抗精神頑強。
最重要的是其據山而守,齊軍的兵力優勢很難發揮出來!
兩人趕到山下以后,便下了寨,觀察地形。
但見那山勢險峻,林深路窄,司馬氏族人據險筑壘。
壘墻高聳,箭樓密布,端的是一處易守難攻之地。
魏延勒馬觀瞧,冷笑道:
“司馬鼠輩,倒會挑地方!”
陳到沉吟道:
“文長,此山地勢險惡,強攻恐折損過多。”
魏延點頭道:
“叔至所言極是,丞相有令,攻心為上。”
遂令軍士伐木結營,將堡壘團團圍住,又派弓弩手守住各處要道,絕其糧水。
次日,魏延命嗓門洪亮的士卒,每日輪番向堡內喊話:
“堡內軍民聽著!”
“相爺有令:只誅司馬本宗,余者不問!”
“爾等若姓司馬,速速自縛出降。”
“若非司馬族人,何苦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