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大步而來,甲胄未卸,腰間佩刀隨著步伐輕晃,發出沉悶的碰撞聲。
他滿面紅光,顯然自覺立了大功,正等著領賞。
所有離去的賓客官員中,他是唯一一個沒有走的。
魏延行至近前,抱拳一禮,聲音洪亮:
“末將拜見丞相夫人,拜見王后!”
袁瑩眸光微冷,卻不動聲色,只淡淡道:
“魏將軍今夜辛苦了。”
魏延咧嘴一笑,毫不掩飾得意:
“夫人過獎!末將職責所在,豈敢言苦?”
“那逃犯阿若持有公子玉印,末將便知其中有詭。”
“所以專程將之捉住審問了一番。”
“二位公子之事,末將也已在丞相面前稟明……”
袁瑩指尖微微一顫,面上卻依舊平靜,只輕抬素手,止住他繼續說下去:
“將軍今日做得很好,下去到庫房領賞去罷。”
魏延聞言,更是喜形于色,朗聲道:
“此乃末將分內之事,不敢居功!”
在性格剛直方面,魏延堪稱為“大關公”。
關羽雖然跟同事的關系處得不好,但不至于得罪每一個人。
而魏延不同,他是平等的得罪每一個同事。
歷史上,作為征西大將軍,丞相司馬。
理論上講,諸葛亮死后,魏延就是蜀漢軍界第一人了。
但卻被楊儀輕松策反軍隊,何也?
因為他不僅在朝中沒有一個盟友,就連軍中也沒有一個盟友。
魏延這樣一個愛兵如子的將領,卻在與楊儀的爭權中,被輕松策反了軍隊。
乃至眾叛親離,沒幾個士兵跟他,這不顯得矛盾嗎?
這是因為楊儀讓王平搬出了諸葛丞相,說:
“丞相尸骨未寒,你們怎么敢?”
此言一出,蜀軍都以為魏延是真的造反了。
于是紛紛棄他而去。
這里的關鍵一點就在于,當楊儀宣布魏延造反時。
蜀軍部隊中的中高級軍官們,居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魏延說話。
說白了,但凡有幾個威望高的將領站出來,穩住自己部曲中的士兵。
魏延又何至于眾叛親離?
同為武將,降將派的護軍姜維站隊楊儀。
益州派的王平親自來策反魏延部曲。
涼州派的馬岱,更是親自率兵去追殺魏延。
你便能知道,魏延他的情商有多低,是真的不會跟同事相處。
但魏延的的確確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不然劉備也不會力排眾議,把張飛北戰區總司令的位置,讓給魏延了。
所以我們常說,魏延是關羽政治生命的延續。
他跟關羽一樣,都是有劉備慣著、諸葛亮哄著。
劉備一死,魏延私下里便發牢騷說——
“諸葛亮太膽怯了,要是先帝還在就好了。”
饒是如此,諸葛亮依然是哄著、寵著魏延。
就比如車騎將軍劉琰與魏延不和時,諸葛亮親自出面責備劉琰,讓他給魏延道歉。
而當劉備、諸葛亮都不在了呢?
事實證明,幾乎就是諸葛亮一死,魏延就馬上跟著去了。
后主劉禪不是沒有想過要保魏延。
魏延與楊儀爭權時,劉禪是派了蔣琬過去調解的。
但劉禪畢竟不是劉備,他威望不高,是壓不服手下兩大權臣的。
袁瑩見魏延未能聽出她弦外音,唇角微微勾起,笑意卻不達眼底。
“……將軍真不愧是我家夫君一手提拔起來的,做事果然周全。”
魏延渾然不覺話中譏諷,反而愈發得意,竟又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
“……夫人,末將聽聞齊王許了河北四鎮將軍之位的名額,不知丞相屬意何人?”
“這鎮北將軍一職,丞相將會給誰?”
一般來講,
四征將軍、四鎮將軍、四平將軍、四安將軍級別是差不多的。
都是少將級別的軍銜。
相當于現代的兵團司令、集團軍司令,是軍長級別的高官。
不過在漢末,曹魏政權與蜀漢政權級別大小有區別。
單就針對季漢陣營而言,應該是:
四方>四鎮>四平>四征。
不過正如上面所屬,這都是少將級別的軍銜,都是地方集團軍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