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還能借助荊州兵,助我等收復西川之地。”
張任不待劉循說完,霍然起身,腰間佩劍撞得甲胄作響:
“公子此言差矣!”
又轉身對劉璋一拱手,說道:
“主公豈不聞‘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劉璋手中的水碗盞微顫,濺出幾點水漬,不明其意。
張任手指東南方向,沉聲道:
“當年劉備派諸葛亮下江南時,也揚言說要助劉琦公子,收復荊州。”
“可今日如何?”
言至此,一拳擊在石墩,震落其間積塵。
“而今,荊襄九郡已盡歸諸葛孔明矣,劉琦公子安在?”
“諸葛亮雖然對西川友好,但其只是怕我等倒向曹魏罷了。”
“今若往投之,必為其所制,如弈者之棋子耳。”
“正如劉琦故事,主公切不可剛出虎穴,又入狼窩啊。”
劉璋擱下水碗,嘆道:
“玄德乃吾宗室兄弟,同為景帝之后,豈有害我之理啊?”
又一指山河大地,感慨:
“今四海雖大,除荊州外,更有何處可托殘軀?”
張任單膝跪地,鐵甲鏗然:
“主公!劉備絕不會真心實意助我等收復西川之地。”
“好了——”
劉璋煩躁地一揮手,拂袖而起,正色道:
“吾意已決,就這般定了。”
“即刻去投荊州,見諸葛孔明。”
在投荊州方面,一向暗弱的劉璋,此刻態度卻很堅決。
他不是沒有考慮過張任的提議,就是利用巴郡為根據地,重整山河。
但在這個問題上,不論是張任亦或者是劉循,都沒有劉璋看得明白。
劉璋清楚,益州的核心領土就是蜀郡、廣漢一帶。
一旦這一中心地帶失去,益州任何地盤都不可能是成都的對手。
至于巴郡,那就更不可能了。
因為這里生活的主要是巴人等少數民族,他們其實一直不服劉璋的統治。
當年張魯割據漢中時,就曾聯絡巴族首領,一同對抗成都。
如今見劉璋丟了江山,巴人幸災樂禍還來不及。
哪里肯助他“復國”?
張任見劉璋心意已定,只得無奈地一拱手:
“既如此,任當以死相隨!”
休整過后,張任命軍士盡換平民服飾。
途經涪水,見兩岸蒹葭蒼蒼。
劉璋竟不知為何悲從中來,忍不住垂淚,哭泣道:
“西川之地不為吾所有矣!”
眾人相視一眼,無不默然。
……
河北,鄴城。
這日,李翊正如往常一般,于衙署內辦公。
忽然,甄堯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他面色沉重,小心翼翼地朝李翊一拱手:
“稟丞相,張衛拒絕了相府的提議,不愿成立五斗米道弘化司。”
“嗯?拒絕了。”
李翊眉頭皺起,將毛筆擱在案上。
適才甄堯提到的張衛,正是那位五斗米教的教主、師君張魯的弟弟。
自漢中被曹操奪下來之后,他們利用曹魏政權寬待張氏家族的機會。
或明或暗地,向社會下層和上層傳播五斗米道。
其傳播范圍之廣,不僅僅是在三輔地區,甚至包括北方與中原地區。
這其中也自然是包含有李翊所在的河北了。
因為河北人口稠密,經濟繁榮。
對于這一片區的米教傳播,張魯也是相當重視,派出了自己的親弟弟張衛來負責。
而張魯本人呢?
他則是住在雒陽,這里也是米教新的教會中心。
至于河北政府對于張衛的到來,以及其所帶來的米教,是一個什么態度呢?
答案是持包容的,甚至是寬容的態度。
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張氏在漢末是非常得民心的。
因為漢中的地緣位置好,四處閉塞,受到的戰亂影響很小。
兼之張魯的德政,漢中儼然是漢末的一個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