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諸葛亮于荊州奏表,正式上書劉備,提出了自己“四個集團軍”的計劃。
認為中原之戰應當提上日程了。
劉備得書,看罷其表,顧謂左右人道:
“曹操已得西川之地乎?”
諸大臣對視一眼,有知情者表示。
根據蜀地細作傳回來的消息,確有此事。
“諸官員中,孔明所在之荊州,離西川最近。”
“其當曉得些內情。”
劉備手指輕輕擊打桌案,說道:
“既然其提出此項戰略,諸公覺得如何?”
“議一下吧!”
話音方落,陳宮率先出列,兗州口音錚錚:
“啟稟王上,此天賜良機也!”
手中笏板激動地直顫,慨嘆道:
“如今曹賊主力俱陷于西川,許縣空虛。”
“若依孔明之策,集四路兵馬,攻伐河南。”
“中原可一鼓而下也!”
“誠如是,宮愿為王上先鋒,直取陳留!”
陳宮從未放棄過直接重返兗州的計劃,如今在劉備手下一直韜光養晦,等待機會。
如今見終于有機會回到兗州了,他的情緒比任何人都要激動。
“公臺所言差矣。”
陳宮贊成之際,眾人中一人當即提出了反對意見。
眾視之,乃太傅魯肅是也。
只見他眉頭緊鎖,持笏板沉聲說道:
“二十萬大軍日耗粟四千斛,更遑論箭矢百萬、傷藥千斤。”
“今江南初定,荊北倉廩供之不急。”
“冀州又需為并、幽二州,以及遼東填補缺漏,豈可立時大戰耶!”
“此議當從長計議。”
在魯肅看來,他認為諸葛亮提出要動用二十萬大軍的戰略計劃,太過宏大。
至少還需一兩年的時間準備,不可操之過急。
齊國現在雖然看似強大,就是因為還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
一旦戰爭爆發,一切的繁榮都將被打破。
大量青壯脫產,物價飛漲,所以必須要謹慎。
陳宮據理力爭:
“王上明鑒!今觀四方之勢——”
“荊南五溪蠻已平,荊北倉稟足食,并未需要承受太大壓力。”
“此孔明所謂‘五萬勁旅’之言,并非大言欺人!”
“河北自李相開漁陽之市,幽州戰馬歲增萬匹,牛羊數十萬計。”
“薊城鐵坊日夜錘響,鄴城太倉粟溢陳倉。”
“縱無冀州輸糧,幽燕亦足以自贍。”
“至若淮南,陳元龍屯田數年,糧草充足。”
“臣上月親見,淮水漕船首尾相接,載谷之盛,竟使河道壅塞!”
“可見魯太傅所言,并不盡實。”
在陳宮看來,荊南局勢已經穩定,諸葛亮的奏報中也提到荊州能夠拉出五萬大軍出來。
諸葛亮自己都保證了,咱們替荊州擔心做什么?
至于河北,本就是富庶之地。
自李翊在漁陽搞經濟特區后,幽州大體上已能實現自給自足,極大減少了冀州的壓力。
至于淮南與我徐州更不用多說,都是兵精糧廣之地,絕對不成問題。
如今曹操在西川立足未穩,正是取中原的大好機會。
如果放棄了,之后再想進取可就麻煩了。
“……兩位說的皆有道理。”
劉備揮了揮手,止住了兩人的爭執。
坐在王座上數年,劉備如今的御人之術,已經到了從容自若的境界。
“依寡人之見,可先依照孔明之言,將此議提上日程。”
“但具體征伐時間,須經由各地州牧、刺史經略。”
“未知卿等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