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落,目光掃過眾人,沉聲問:
“誰敢去守公安?”
言未畢,參軍馬謖應聲出列,“某愿往!”
此前,幾位大佬都還未發言,馬謖也不好爭先。
如今資格老的前輩們,上前線的上前線,分派到別處去分派到別處去。
剩下的人里面,已經沒有人能夠穩壓馬謖一頭了。
故而馬謖這才敢主動申請。
諸葛亮皺起眉頭,沉聲說道:
“公安雖小,然干系重大。”
“倘公安有失,則江陵赫然落險。”
“江陵再失,則吾大軍斷去歸路矣。”
“汝雖深通謀略,奈何此地并無險阻,守之極難。”
馬謖當即拱手說道:
“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
“又隨使君研習韜略,大獲裨益,豈會連一小小的公安口都守不住?”
諸葛亮沉吟半晌,蹙眉道:
“雖然吾相信周公瑾并未有與荊州交惡的打算。”
“可吾設此四道防線,便是為交戰做準備。”
“以周公瑾之英姿才略,絕非等閑之輩。”
“更兼其有呂蒙、陸遜為輔,皆是吳之名將。”
“恐汝不能敵。”
馬謖憤然道:
“休道周瑜、呂蒙、陸遜,便是孫權親來,有何懼哉?”
“若有差失,愿斬我頭!”
諸葛亮蹙眉,“幼常,軍中無戲言!”
馬謖此時脾氣也上來了,恨恨道:
“使君既然不信,那謖愿立下軍令狀。”
諸葛亮暗想,此次北上,東吳主動交惡的可能性本就很低。
即便交惡了,吳人也未必能突破趙云所在的夏口。
馬良在江陵,與公安也能夠互為犄角,問題應該不大。
于是諸葛亮從之,命人取了軍令狀叫馬謖簽了。
然后吩咐道;
“吾與汝一萬精兵,再撥一員副將,相助你去。”
即喚廖化過來,吩咐道:
“吾知汝平生謹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
“汝與幼常可小心謹守此地,下寨必當要道之處,使賊兵急切不能偷過。”
“安營既畢,便畫四至八道地理形狀圖本來我看。”
“凡事商議停當而行,不可輕易。”
“如所守無危,則是取中原之大功也。”
“戒之!戒之!”
又喚馬謖到前頭來,再三叮囑。
“公安口是江陵前哨,可沿江設下烽燧。”
“每十里一哨,晝夜監視江面。”
“烽火與江陵聯動,遇敵則舉三煙示警。”
“嚴查來往商船,凡無荊州令符者,一律扣留盤問。”
“岸上可廣布疑兵,多立旌旗,使吳軍難測虛實。”
“再挖深壕、設鹿角,阻陸路強攻。”
“在于江岸處埋下鐵蒺藜,以防止敵軍登陸。”
諸葛亮幾乎是面面俱到,把公安的具體防務說的極為詳細。
就差自己親自上去守了。
馬謖喏喏稱是,然心頭卻暗想:
“先生何故小覷我也?”
“某自幼習讀兵書,深諳兵法。”
“如今不過守一個小小的公安口,先生卻將我作三歲孩童般叮囑。”
“……唉,此役不怕吳人敢來,就怕吳人不敢來。”
“否則非讓小覷我者,再不敢多言。”
走后,諸葛亮一一送別眾人。
臨行前,諸葛亮還不忘追著叮囑馬謖一行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