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攜劍隨君去,
羽扇綸巾赴征塵。
龍兮龍兮風云會,
長嘯一聲舒懷襟。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愿,
余年還作垅畝民。
清風明月入懷抱,
猿鶴聽我再撫琴。
……
是夜,月白風清。
廳堂內燭火通明,吳巨舉杯相迎。
“使君遠來辛苦!交州鄙陋,比不得荊州錦繡之地啊。”
諸葛亮苦笑搖頭:
“吳府君說笑了。”
“亮若有治州之才,何至于……唉……”
他指了指南方,“到這般境地?”
區景趁機試探,“聽聞使君在荊州時,連東吳都忌憚三分……”
別看東吳比之曹劉弱,但那只是跟曹操、劉備比。
跟交州比起來,那也是個體量相當恐怖的存在。
“虛名罷了。”
諸葛亮自斟一杯,“若非馬幼常失了公安…….唉。”
“不提也罷,不提也罷!”
話落,仰頭飲盡,袖口沾了酒漬竟不拂拭。
吳巨與區景交換眼色,又殷勤布菜。
“使君日后有何打算?若有需用之處,下官定當效勞。”
諸葛亮醉眼朦朧地擺手,“全賴府君照拂!亮只求在此養病讀書。”
“州務么……咳咳,還要多仰仗二位。”
說著竟嗆咳起來,慌忙以袖掩面。
吳巨與區景對視一眼,都陷入了沉思。
夜宴結束以后,吳巨與區景對坐商議,案上酒盞尚溫。
“如何?”
吳巨捋須笑道。
“我觀那諸葛亮,不過是個失勢文人。”
“胸無大志,終日只知飲酒自嘆,不足為慮。”
區景眉頭微皺:
“府君,此人昔日可是荊州州伯,師出天樞。”
“豈會如此庸碌?會不會是其故意演戲,專為慢我等之心呢?”
畢竟,能做到省級一把手的人物。
肯定不能是個庸碌之輩。
吳巨嗤笑一聲,“景兄多慮了。”
“若他諸葛亮真有經天緯地之才,怎會丟了荊州,被貶到這蠻荒之地?”
“劉備何等惜才?卻將諸葛亮流放到了交州。”
“連劉備都放棄他了,足見此人并無真才實學。”
“與馬謖之流一樣,都只會紙上談兵,夸夸其談,言過其實耳。”
區景仍不放心:
“可萬一”
“沒有萬一!”
吳巨揮手打斷,“今晚宴上你也見了,他言語頹唐,舉止失儀。”
“連酒漬沾袖都不顧,哪還有半分名士風范?”
區景沉吟片刻,終于點頭。
“……府君所言有理。”
“不過,為防萬一,我們還是要做些試探。”
吳巨瞇眼一笑:“我已有計較。”
“來日選幾個貌美歌姬,送去驛館伺候。”
“再讓城中官員輪流設宴,邀他赴會——”
他壓低聲音,“讓他們各自帶上家中美妾,席間多勸酒,看他是否真如表面這般頹廢。”
區景眼中精光一閃。
“妙計!若他沉溺酒色,便是真廢了。”
“若他推辭不受.”
“那便是裝模作樣,別有用心!”吳巨冷笑,“到時再除他不遲。”
妙,妙啊!
兩人定下計劃之后,相視大笑。
夜色沉沉,驛館內燭火搖曳。
諸葛亮端坐案前,廖化與劉磐肅立階下,低聲稟報今日暗訪所得。
廖化抱拳說道:
“先生,末將今日到蒼梧暗地里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