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世家貴胄,哪個不是追慕浮華?”
“若讓他們習慣了蜀錦的輕軟絢麗,誰還愿意裹著厚重的毳衣?”
劉備挑眉,“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
李翊眼中閃過一絲銳色,正色道:
“臣以為商路講究一個利益。”
“如果只是單純禁售,在利潤的驅使下,照樣會有人走私。”
“何況貿易禁運,本就是雙刃劍,我國商人亦受其害。”
“所以與其全面禁售,倒不如放開。”
“只是須嚴格納入朝廷管控,并加以限制。”
“哦?”
劉備眉梢一揚,“朕愿聞其詳。”
“第一,先禁蜀錦入京。”
李翊沉聲道:“
“陛下可下詔,以‘敵國之貨,不可輕入’為由,限制蜀錦在洛陽、長安等京畿之地的流通。”
“至少也要讓其價高難求。”
劉備眉頭皺起,沉吟道:
“此舉恐難以服眾。”
“商賈逐利,若強行禁止,反倒容易引發黑市,得不償失。”
李翊早有準備,繼續道:
“請循其本,我等限制蜀錦,非是懼其富強曹魏。”
“而是恐其妨礙幽毳銷路。”
“今請抬幽毳之名。”
“既然蜀錦以‘奢’取勝,那幽毳便以‘貴’立身。”
“陛下可下詔,定幽州上等雪貂毳為‘御貢’,非功臣不得賜。”
“再令朝中重臣、將領皆著毳服覲見,使其成為‘功勛之衣’,而非尋常富戶可僭越。”
雖然幽毳整體不如蜀錦美觀大氣。
但如果真集中資源織造,那還是能織出比較名貴美觀的大衣的。
像雪貂皮,可遇不可求。
李翊當然不是為了賣它,而是為了“抬”它,抬高它的聲價。
主打一個營銷。
“……嗯,以名位抬價,必然官家貴族子弟爭相效仿,此計可行。”
劉備眼中一亮,認可了李翊這條策略。
李翊鄭重拱手:
“陛下,涿郡乃我齊漢龍興之地,幽州更是北疆屏障。”
“若因經濟衰敗而民生凋敝,將來如何抵御胡虜?”
“司馬懿傾銷蜀錦,表面是商戰,實則暗藏削我根基之禍!”
“所以為大局計,臣以為當加征關稅。”
“關稅?”
劉備略一思索,便明白其中關竅。
“你是說,對蜀錦課以重稅,使其價高難銷?”
“正是。”
李翊點頭,“據臣所察——”
“蜀錦之所以能迅速占據洛陽市場,正是因為司馬懿刻意壓低價格。”
“甚至不惜虧本傾銷,只為擠垮我朝本土織物。”
“若我們對其加征五成乃至翻倍之稅,則蜀錦售價必然暴漲。”
“尋常商賈無力承擔,自然轉向幽毳。”
劉備沉吟道:
“可如此一來,蜀錦反倒因稀少而更顯珍貴。”
“那些世家大族恐怕會更追捧,豈不助長其名望?”
李翊微微一笑,分析道:
“……陛下所慮極是。”
“但物以稀為貴,卻也以貴而難求。”
“蜀錦若因關稅而價高,只有極少數豪族能享用。”
“而絕大多數富戶、官員則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幽毳。”
“久而久之,幽毳依然會是主流。”
“而蜀錦則淪為少數人的奢侈玩物,再難動搖幽州經濟根本。”
“如此一來,既不徹底禁絕蜀錦,免生黑市之弊,又讓幽毳穩占市場。”
“加征關稅還可為國庫增收,可謂是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