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孫權大軍將至,如若此時棄城,合肥百姓必不能走。”
“先前已失了皖城男女,若再失合肥男女給東吳。”
“則我等罪莫大焉。”
“萬不能為此事也。”
周泰擔心棄城,會導致合肥百姓落入吳軍手里。
這倒不是他有多么愛護百姓,而是因為百姓是重要的人口資源。
事實上,三國諸侯基本上不缺土地,缺人口。
相互打仗,都是在搶人口。
所以孫權在打下皖城之后,第一時間便把那里的百姓給送到了江對面去。
張遼抬手止住眾人的爭執,從懷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
“某離潁川時,李相曾密授機宜。”
“教我于躊躇難決時一觀,今吳軍兵臨城下。”
“事急,公等可與我共參。”
眾將屏息。
帛書展開,但見十二字鐵畫銀鉤——
“張甘出戰,周泰守城,護軍勿與。”
意思就是,讓張遼、甘寧出戰,周泰守城。
其他人不得與戰。
眾人臉色煞白:
“這……李相爺這是要我等用七千破十萬?”
“非也。”
張遼畢竟在河北跟隨了李翊很多年,很快便理解了李翊的意思。
“兵法云:‘先人有奪人之心’。”
“吳軍遠來疲敝,尚未合圍。”
“若趁今立足未穩,以精騎突襲,必能重挫吳軍銳氣。”
“到時侯再守城池,便不難了。”
張遼的理解,就是認為在我軍人少,敵軍人多的情況下。
應當先打一場勝仗,挫敗敵人士氣,提振我軍士氣。
這樣一來,就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守城方的優勢。
“然我軍人少,賊軍人多。”
“如若失利,只恐為賊所乘也。”
或有人擔心說道。
張遼長笑:
“公等且想!待河南援軍千里而至,合肥早成齏粉矣。”
“不如趁彼立營未穩,先挫其鋒!”
環視諸將,“成敗在此一舉,諸君……可敢隨某賭上性命?”
周泰抱拳道:
“某愿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甘寧拔劍割破袖袍,厲聲道:
“大丈夫寧愿戰死,不愿茍活!”
“善!”
張遼大喜,振甲而起。
“甘將軍便隨我一同出戰,周將軍便依照相爺指示,安心守城。
“遵命!”
很快,張遼便對合肥守將吩咐完畢。
各部將領都接到了自己的任務。
由于此時陳登不在,那么身為前將軍的張遼自然成了他們的主帥。
甘寧、周泰也愿意聽從他的命令。
是夜,合肥城內火光徹夜未熄。
張遼親持牛耳尖刀,在帥帳前解剖全牛。
牛在古代是僅次于人口的重要資源。
它不僅能農耕中提供助力,還能在軍隊中極大的提振士氣。
通常都是在要經歷生死大戰之時,才會宰牛犒軍。
熱血在寒夜里蒸騰如霧,八百死士列隊靜立,鐵甲映著火光。
“諸君!”
張遼割下第一塊腿肉擲入鼎中,“明日之戰,十死無生。”
“愿隨某赴死者,上前領胙!”
甘寧第一個踏出,劍尖挑肉入喉:
“某在長江殺人時,何曾皺過眉頭!”
話落,又對身后死士們喊道:
“公等平日何嘗能啖牛肉。”
“今要好肉,何以不向前食肉?”
話甫方落,眾人紛紛上前吃肉。
大快朵頤,仰頭痛飲美酒。
“報——!”
哨騎踉蹌撲入,“孫權親率中軍抵近北門,距城不過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