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駭然,顧不得威儀,翻身上馬,在親衛簇擁下倉皇逃竄。
吳軍將士見主帥奔逃,頓時大亂,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張遼見狀,冷笑一聲,長戟一揮。
八百鐵騎如洪流般繼續沖殺,直追孫權!
所謂擒賊先擒王,張遼也不顧其余吳軍。
就盯著孫權打,只追著他的部曲走。
孫權驚懼交加,倉皇逃至一處高冢,急令親衛列陣自衛。
吳軍長戟如林,死死守住上山之路。
張遼率軍追至山腳,見孫權據高而守,不由大笑:
“碧眼小兒!”
“汝不是號有十萬大軍么?不是放出豪言,要三日吞并淮南么?”
“今何以鼠竄至此?”
孫權面色鐵青,緊握劍柄,卻不敢輕動。
張遼長戟遙指,厲聲喝道:
“鼠輩!可敢下山一戰?!”
“來與我張遼單挑罷!”
孫權咬牙不語,身旁呂范低聲道:
“大王勿怒,大王勿怒。”
“張遼驍勇,不可輕敵!”
孫權紫髯劇烈顫動。
他目光死死盯著山下那支不過數百人的漢軍,忽然瞳孔驟縮。
是啊,張遼只有幾百人!
直到此時,孫權才發現,適才將他打得狼狽不已得漢軍原來只有幾百人。
只因張遼打得突然,殺了吳軍與孫權一個措手不及。
這才導致大伙兒都懵了。
現在被困在山冢上,孫權也反應了過來。
仰天大笑道:
“孤竟被區區數百騎嚇退?困守至此耶?”
乃拔劍劈斷身旁旗桿,大喝:
“十萬大軍若讓數百人橫行,江東兒郎還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間!”
“傳令——”
“速速調集軍馬,圍殺此賊!”
戰鼓驟變,吳軍陣型如潮水般涌動。
吳軍各部將校此時也反應了過來,大王被困在山上了。
于是紛紛過來救孫權,圍殺張遼。
凌統率長矛手封鎖北路,陳武引弓弩手占住東側,宋謙帶著刀盾兵截斷歸途。
轉眼間,張遼部眾已陷入十面重圍。
“將軍!”
親兵指著四周林立的吳旗,“吳人大軍圍過來了!”
張遼反手一戟刺穿偷襲的吳兵,濺血的鐵面轉向東方,大吼道:
“隨我突圍!”
八百鐵騎化作錐形陣,直插陳武軍陣。
“放箭!”陳武厲聲大喝。
箭雨傾盆而下,張遼揮戟成圓,竟在箭幕中撕開缺口。
突至陣前,長戟橫掃,三名持盾吳兵連人帶盾被劈飛。
陳武大驚失色,還未及拔劍。
肩甲已被戟尖挑碎,踉蹌退入軍中。
“轉向!”
張遼突然調轉馬頭,八百騎如臂使指,斜刺里殺向凌統部。
長矛叢林尚未合攏,漢軍已從縫隙間穿透。
凌統怒吼著擲出長矛,張遼側身閃過。
反手削斷矛桿,斷桿去勢不減,正中凌統胸口。
凌統負傷,血流不止。
吃痛敗下陣來,率軍退走。
“將軍!”
數十親兵突然驚呼。
原來適才張遼沖得太急,竟與幾十親騎脫離了大部隊。
后方數百漢軍被吳兵團團圍住,眼看就要遭滅頂之災。
“張遼要逃!”
吳軍歡呼雀躍,將剩余幾百漢軍團團圍住。
縱然殺不了張遼,把這幾百漢軍殺了,亦能交差。
尤其現在他們能夠以多欺少,于是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廝殺。
被圍在垓心的眾漢軍,乃沖張遼呼喊道:
“將軍棄我乎!”
張遼聞言,勒馬回首。
只見被圍將士在刀光劍影中竭力抬頭,無數染血的面孔朝他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