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雕成龍鳳的精致糖雕。
“這是……”
張紘拈起一塊,只覺入手沉甸,甜香撲鼻。
比起昨天他吃的霜糖還要甜膩,甚至可以說是齁甜了。
諸葛亮輕搖羽扇,解釋道:
“尋常糖品,不過熬煮甘蔗汁液而成。”
“這幾樣卻是反復提煉,去其雜質,取其精華,甜度較常品高出數倍。”
張紘聞言蹙眉,說道:
“如此精工細作,產量必然有限。”
言外之意,這玩意兒是沒辦法大規模生產的。
也難怪昨天巡視糖坊時,諸葛亮未曾拿出來。
“正是。”
諸葛亮點頭,“一月所得,不過數匣而已。”
“尋常百姓,自是無緣得嘗。”
張紘將糖塊放回匣中,若有所思:
“使君專為此等珍品,莫非……”
他抬眼看向諸葛亮,眼中閃過疑惑,“是為某些貴人準備?”
諸葛亮羽扇一停,眼中精光閃爍:
“子綱果然慧眼。”
“此物正是為魏王曹丕所備。”
“曹丕?”
張紘眉梢一揚,“使君已向蜀地傾銷糖品,奈何又費此周折,專為曹丕單獨制糖?”
諸葛亮不慌不忙,為張紘續上一杯酒。
“子綱可還記得董神醫臨行前,曾贈亮一書?”
張紘眉頭微皺,回憶道:
“……確有此事。”
“那是一冊養生之法,董神醫盼使君善加利用,頤養天年。”
諸葛亮從懷中取出一本略顯陳舊的書冊,這正是董奉臨行前所贈。
“初時亮亦以為此僅是養生之術。”
“可細讀之下,方知此書包羅萬象,乃董神醫畢生心血。”
話落,將之遞給張紘。
張紘接過書冊,小心翻閱。
只見內頁密密麻麻記載著各種疑難病癥的診治之法,圖文并茂。
有些地方還有筆毫批注,顯是諸葛亮所加。
“董神醫醫術通神,何以將此等寶籍輕易相贈?”
“不怕外傳耶?”
張紘疑惑更深。
諸葛亮長嘆一聲,目光投向遠方:
“董神醫離交州時,曾言欲往中原治瘧。”
“后為曹魏所擄,被迫為曹操醫治頭痛。”
“不久,便傳來他被處死的消息。”
張紘聞言,神色黯然,慨嘆道:
“當日若聽我言,限制董神醫離境,或可免此劫難。”
“天命難違。”
諸葛亮搖了搖頭,接著說道:
“亮細思之,董神醫離交州前,恐已料到此行兇險。”
“故將畢生所學托付于我,望我能承其衣缽。”
董奉離開交州前,早就料到此行兇多吉少。
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
在他看來,這是他的歷史使命。
只是董奉又不忍自己畢生所學就這么失傳了。
醫者,首重醫德。
董奉雖與諸葛亮交往時間不長,卻知曉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
他也正是看上了諸葛亮的德,才決定將此書相贈。
張紘沉默片刻,忽然想到什么,忙問道:
“使君方才所言糖品與曹丕,莫非與此書與之有關?”
諸葛亮翻開醫書至某一頁,指著其中一段文字:
“董神醫在交州時,曾深入研究糖類對人體的影響。”
“書中此處明確記載:——”
“糖類甘美,然不可過食。”
“久服多量,肌膚易老,五臟受損。”
“更有消渴之癥,終身難愈。”
消渴癥也叫“解煩釋渴”,其癥狀主要為口渴和煩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