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暗想才十三歲,華歆這老家伙就迫不及待地送女兒了。
估計是怕別人捷足先登吧?
又取過一張:
“這是魯國相諸葛瑾的妹妹,年已二十七了。”
她撇撇嘴,“這般年紀還未出閣,定是容貌有虧。”
“咱們治兒相貌堂堂,豈能配個丑婦?”
李翊要是沒記錯,諸葛家是有兩名女眷的。
歷史上都嫁給了荊州大族。
本位面,遲遲未曾出嫁,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難不成也在守株待兔?
“這是步騭的女兒步練師,嗯妾身倒是見過一回。”
“容貌倒是絕美,可也要不得。”
聽到這兒,李翊忍俊不禁,打趣道:
“丑的不要,美的也不要,夫人這標準倒教人為難。”
袁瑩嬌俏地吐了吐舌:
“夫君不知,越是貌美的女子,心眼越是壞。”
“咱們治兒單純,豈能讓他吃虧?”
“治兒精明得很,他哪會吃什么虧?”
李翊搖頭笑道,隨手拿起一張拜帖。
“這張好像不是京城里的拜帖?”
“這是博陵太守王經之女。”
袁瑩接過話頭,“聽聞此女素有賢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倒是與治兒般配。”
李翊點頭:
“王經乃河北名士,家風嚴謹,確實容易出德女。”
“不可!”
袁瑩卻突然搖頭,“王家門第雖清貴,但勢力單薄。”
“與我家聯姻,咱們太吃虧了。”
李翊莞爾。
王經其實出身于河北大族,勢力其實并不小。
可在袁瑩眼中,即便是河北大族的王家,比起她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顯赫家世,仍是遜色不少。
更遑論如今李家權傾朝野的地位。
跟他聯姻,李家太吃虧了。
“夫人啊……”
李翊輕撫袁瑩發絲,“婚姻大事,急不得。”
“京城這些權貴,哪個不是盯著治兒長大的?”
“就盼著能與李家結親。”
“這其中牽扯的利益太多,需慎之又慎。”
早在李治還是娃娃之時,其實便有不少人找到李翊,希望兩家能夠定娃娃親。
但都被李翊以大業未成,孩子年紀太小為由給拒絕了。
因為未來之事不好說,而兩家聯姻又是大事。
一旦結下秦晉之好,兩家利益也就此綁定。
萬一哪一家犯下政治錯誤,另一家肯定受到牽連。
所以對于娃娃親這種未來不可掌控之事,李翊是堅決不接受的。
不過轉念一想,
一般都是男方去找女方家提親,
結果眾人都上趕著把自己女兒往李家送。
只能說,
只要足夠優秀,自會有大壩女人倒貼你。
袁瑩靠在他肩頭,輕嘆道:
“妾身何嘗不知?只是治兒年歲漸長,若不早些定下。”
“我這個當母親的心里也總覺得不踏實。”
“怕什么?”
李翊捏捏她臉頰,“我李翊的兒子,還愁找不到好媳婦?”
正說話間,忽聞門外侍婢稟報:
“相爺,夫人,公子求見。”
“讓他進來。”
李翊整了整衣襟。
門開處,一位俊秀青年邁步入內,正是李治。
“父親、母親。”
李治立于東閣門前,躬身行禮。
十八歲的青年身姿挺拔如青松,眉宇間已褪去稚氣,唯有一雙與袁瑩相似的杏眼還保留著幾分少年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