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公放心,關某這些話,他們聽也不配聽。”
“……那便好,雖然京中確實有不少人多懷私意。”
“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并非每個人都能夠一心為公。”
“看在他們于社稷江山還有些建樹的份兒上,關將軍也莫在他們面前太過折辱于他們。”
“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嗯……
關羽悶哼了一聲,也不知是聽進去了還是沒聽進去。
俄頃,關羽又轉回正題,正色說道:
“關某思來想去,既不欲使趨炎附勢之輩攀附我關氏門第,那便只能另擇賢婿。”
“問翊公長子治,年方十八,才德兼備。”
“若蒙不棄,翊公看你我關李兩家是否能夠就此結下姻親關系。”
“日后在朝中,也好相互照應。”
袁瑩聞言目露喜色,暗扯李翊衣袖。
仿佛在說,這個提議不錯。
關三小姐是京中遠近聞名的女中豪杰,與儒雅風騷的李治正好文武互補。
最最重要的是,
古代講究一個門當戶對,
尤其是大族之間,那更要門第相配才行。
以李家在全天下的權勢,跟誰聯姻都比較吃虧。
放眼望去,配得上李家的,也就只有那么幾家。
既然老李不太想跟陳家聯姻,而威震華夏的關公又主動拋來了橄欖枝。
李家又何必拒之于門外呢?
面對關羽拉下老臉,主動伸來的橄欖枝。
李翊卻沒有馬上應下,而是沉吟半晌,良久才緩緩道:
“婚姻大事,非同兒戲。”
“況今夜倉促,不若另擇吉日細商?”
雖然沒有馬上答應關羽的請求,但卻也沒有明確拒絕。
顯然李翊的意思就是,這件事可以談。
關李兩家聯姻并非不可,
只是滋事體大,今晚上關老爺你又是突然造訪,搞得太突然了。
咱們還是改天選個好日子,再具體商議這件事。
關羽自然聽出了李翊的話外音,大喜道:
“翊公此言大善!”
“關某今夜確實唐突,恕罪恕罪。”
其實關羽早有跟李家聯姻的想法,畢竟朝中能讓關羽看上的人太少太少了。
除他大哥劉備和三弟張飛外,關羽最喜歡的人便是李翊了。
事實上,除他大哥外,關羽最敬重的人也是李翊。
要說私心的話,關羽肯定多少也有點兒。
李家是天下第一豪門,女兒嫁進去就是虎女變鳳女,到哪里都風光無限。
畢竟有哪個當父親的,喜歡自己女兒嫁出去受罪呢?
只是礙于面子,關羽一直沒好意思主動提罷了。
但就在白天的時候,有下人告訴關羽今天有不少人去找李家提親去了。
關羽初時不在意,
這些年找李家聯姻的不少,但都未被李翊放在心上。
直到有人向關羽透露,淮南別駕,陳登的心腹陳矯夜訪了相府。
關羽這才有些慌神,
雖不見得陳登一定是來送女兒的,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李治這孩子,也算是關羽看著長大的。
關羽對這個胸有溝壑、敢作敢當的少年還是相當喜歡的,心里早已將之默認為了自家賢婿。
眼看陳矯夜訪相府,關羽唯恐陳家捷足先登。
這才來不及送上拜帖,親自登門造訪,商議關李兩家聯姻事宜。
見此事有成功的可能后,關羽喜出望外,喚身旁隨從道:
“來!將禮單呈上。”
侍從依命奉上。
李翊見狀,急忙推拒:
“云長將軍這是何意?”
關羽則懇切說道:
“區區薄禮,聊表歉意,絕非聘儀。”
“翊公若是不受,羽心難安。”
見其意誠,李翊方命人收下。
賓主又敘片刻,關羽這才起身告辭。
臨行前忽駐足問道:
“適才見翊公似欲出門?”
“不知將欲何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