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兩家聯姻,恐朝中物議。”
毫不夸張的說,除陳家、李家樂見兩家婚事結成外。
其他人絕對不愿意看到兩家聯合。
一旦這婚事當真成了,
那么朝中彈劾兩家的折子,每天都得堆積如山。
內容李翊都能夠想到,
李家專橫朝野,陳家在江南擁兵自重,欲要聯合李家造反之類的巴拉巴拉。
而最令人感到操蛋的是,
對于政治人物來說,你是不是真的造反不重要。
重要的是別人認為,尤其是天子認為你造反。
那你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李翊向來愛惜自己的羽毛,
這種將自己家族推上風口浪尖的事,他是不會做的。
思來想去,還是君臣之間主動坦白的好。
如果什么話也不說,反而會加劇矛盾。
凡事,只要肯溝通,很多復雜的問題其實都能夠迎刃而解。
至少李翊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子玉啊子玉,你這是要朕替你拿個主意么?”
“不過卿三更時分來主動找朕,肯定心中已有計較。”
“朕倒是想先聽聽你自己的看法。”
“今夜云長將軍亦登門議親。”
李翊緩聲道,“欲以其家中三女銀屏許配給犬子。”
劉備聞言喜形于色:
“云長虎女配卿家麟兒,豈非天作之合?”
話落,忽又覺失態,忙斂容問道:
“不知卿意下如何?”
雖然劉備那流露出的一絲喜悅,很快被他掩蓋了過去。
但李翊還是察覺到了,
顯然劉備自己是希望關李兩家能夠聯姻的。
理由主要有兩個,
第一,
關羽與李翊都是懂得分寸的人,知道進退。
關羽是單純跟士大夫處不來,家族勢力雖強,卻很難變成像袁氏那種頂級世家大族。
而李翊則是十分聰明,知道輕重緩急。
就像他今晚主動上交陳登的書信,劉備便沒有理由懷疑他。
像這樣一個聰明的人,他一定能為自己的家族安排一條最好的康莊大道。
倒是關羽這性子,快六十的人了,還這么任性。
劉備很怕以后關羽的后代會因跟自己的后代逐漸疏遠,從而招來不必要的橫禍。
若其能跟李家聯合,對關家也算是一件美事。
所以這其實是為了保護關家。
第二個原因,則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了。
此前說過,
捍衛皇權的三條大腿,分別是宦官、外戚、宗室。
歷史上,除了曹丕這個奇葩同時砍掉三條大腿外,基本上每個皇帝都或多或少有這么一條大腿。
而能夠同時將三條大腿玩轉的皇帝,那他的能力肯定非常強。
因為三條大腿之間,剛好可以形成制衡。
越是制衡,皇權便越是穩固。
權力也就越集中。
事實上,權力的集中是有利于統治地方的。
關家嚴格意義上講,可以算是老劉的宗室。
而李家毫無疑問是外戚。
李治與太子劉禪的母親都系出袁氏。
最后宦官,本就是歷代皇帝的標配。
有了這三駕馬車拉動,劉備還會怕他老劉家的江山不穩固嗎?
“其實關于關李兩家聯姻之事,臣也不敢專擅,伏惟陛下圣裁。”
殿中一時寂靜,唯聞更漏聲聲。
劉備起身踱至窗前,望著檐角殘月,忽然問道:
“子玉啊,你說這瓜子……”
他拈起一顆,“是帶殼吃好,還是剝了吃妙?”
李翊會意,順勢答道:
“帶殼則嫌其澀,剝殼又恐傷仁。”
“故全憑陛下圣斷,陛下說如何吃,就如何吃。”
劉備轉身,目光灼灼:
“既如此,朕看關李之姻甚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