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扶起李翊,意味深長道:
“朕記得當年討伐袁紹時,愛卿就曾擔任盟軍都督。”
“今日伐吳,正需如此毅勇之臣。”
說著從腰間解下佩劍,遞給李翊,
“當年伐袁紹時,朕賜給你一把雙股劍。”
“今朕登九五之尊,將這天子劍賜予愛卿。”
“卿可代朕節制五軍!”
李翊雙手接過,只覺劍鞘冰涼沉重:
“臣……定不負陛下重托!”
微微一頓,李翊又接著補充說道:
“臣雖領了五軍都督一職,但臣畢竟不上前線。”
“所以私以為,還是需要另設監軍。”
“監軍?”
劉備背著手,目光如炬。
“……嗯,子玉倒是思慮周全。”
李翊拱手道:
“……陛下明鑒。”
“臣雖為都督,然坐鎮中軍,難親臨前線。”
“荊州、淮南二軍乃伐吳主力,若無心腹監察,恐貽誤戰機。”
劉備指尖輕敲案幾,發出有節奏的輕響:
“依卿之見,這監軍當如何設置?”
“監軍二人,各領陛下符節,專司監察軍紀、傳達軍令。”
李翊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呈上,“監軍不干預具體作戰,但有權直達天聽。”
“如此可保軍令暢通,又免掣肘之弊。”
劉備展開竹簡,只見上面詳細列明監軍職權——
可閱軍報、查糧餉、劾將領。
卻無直接調兵之權。
更不能直接參與軍事決策,干擾將領們的判斷。
而兩名監軍,也是直接聽命于五軍都督。
也就是受李翊指揮。
劉備看罷,嘴角微揚:
“監察不掣肘……嗯,子玉這是要讓朕的眼睛長在前線啊。”
李翊低頭:
“……臣不敢。”
“只是為陛下分憂耳。”
“監軍人選.……”
劉備話鋒一轉,眼中精光閃爍,“卿可有推薦?”
李翊略一沉吟,恭敬道:
“此乃陛下圣斷,臣豈敢妄言。”
“只是……”
略一沉吟,“監軍最重要的是忠心不二,必須得是陛下的耳目心腹。”
“或可從陛下舊部中遴選。”
嗯……
劉備微微頷首,“知道了,監軍人選朕會慎重考慮的。”
“你是河北軍的老大,先回去把河北軍的主帥人選確定了吧。”
“監軍之事,朕下來自會慢慢斟酌。”
“喏。”
……
暮色沉沉,相府門前燈籠高掛。
李翊剛換下朝服,回府準備歇息,便聽仆從來報——
“張郃、徐晃、張遼、孫禮等一眾將軍聯袂求見。”
李翊眉梢微挑,嘴角浮起一絲了然的笑意:
“這些人來的倒是快。”
“請至西花廳奉茶,說我即刻便到。”
西花廳內,數名河北系將領正襟危坐。
“讓諸位久候了。”
李翊身著素色深衣步入廳中,腰間御賜寶劍隨著步伐輕輕擺動。
眾人齊刷刷起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