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八年,二月初六。
洛陽城外點將臺上,九斿白旄大纛在朔風中獵獵作響。
劉備按劍而立,身后文武百官分列兩側。
臺下,精銳甲士列陣如林,戈矛映日生寒。
“陛下,五路大軍已按計劃開拔。”
李翊紫袍玉帶,手捧虎符奏道。
“荊州軍已于三日前自江陵啟程,此刻當已過夏口。”
劉備遠眺南方,江霧朦朧處似有戰鼓回響,慨嘆道:
“黃老將軍年近七旬,仍愿為先鋒,朕心甚慰。”
“漢升雖老,箭矢猶鋒。”
李翊展開一卷輿圖,向劉備說明道:
“此役,荊州軍出動五萬人。”
“以霍峻為副,傅彤領水師,伊籍掌糧秣,廖立參軍事。”
“魯王為監軍,足可制衡東吳水師。”
正說時,忽有快馬自東門疾馳而來,信使滾鞍下馬。
“報!!!”
“青徐兩萬大軍已過下邳,臧霸將軍遣人奏稱。”
“淮水冰消,舟行無礙!”
劉備捻須微笑道:
“宣高久在徐揚,熟知水道。”
“昌豨、孫觀皆百戰之將,此路無憂矣。”
青徐軍由鎮東將軍臧霸率領,與之隨行的,是他那幫泰山派兄弟。
正說著,又見一騎自北飛奔而至,馬蹄濺起丈高煙塵。
“河北軍報!張郃將軍率三萬勁卒已渡黃河。”
“徐晃為前部,張遼斷后,舟師連綿二十里!”
群臣聞言,皆振奮。
荀攸捋著頷下胡須。出列贊道:
“張儁乂用兵巧變,昔日在上庸便顯威名。”
“今與文遠、公明合力,必建奇功!”
此時的荀攸已經染病,身體相當沉重了。
不過出征伐吳是國家大事,他還是挺著病體來參加出征儀式。
劉備在旁側勸道:
“公達身染沉疴,一會兒便回去休息吧!”
“……咳咳。”
荀攸輕咳兩聲,搖了搖頭。
“就讓老臣在最后看兩眼,我大漢的壯士兒郎罷。”
他今年已經六十二歲了,比歷史上的自己多活了好幾年。
這主要得益于他沒受曹操的氣,同時漢朝的醫療體系比較發達。
主治醫生中,更有張仲景、華佗這樣的國手。
但繁重的政務,還是壓倒了這位為漢室兢兢業業付出多年的老臣身體。
荀攸自知時日無多,還是愿挺著病體來參加這場盛會。
“……公達先生,外邊兒風大。”
李翊走了過來,扶住這位與自己共事多年的老友、同事。
早在去年,荀攸便已經很少參與朝政了。
所以過去一年,李翊一直重點培養龐統。
就是想在荀攸完全退下去后,把龐統提拔上來,頂替荀攸當自己的副手。
“……無礙的,無礙的。”
荀攸只是反復重復著這句話。
日影西斜時,最后一支信使帶來河南軍消息:
“高順將軍兩萬大軍已至譙郡,關興、張苞二小將軍為先鋒,日行百里!”
“想必不日便能趕到淮南。”
劉備聞言大笑,拍案道:
“吾兒輩亦能獨當一面矣!”
忽又斂容問李翊:
“子玉,陳元龍那邊如何?”
李翊拱手作揖,正色答道:
“淮南軍八萬人已集結于壽春,甘寧、周泰等一眾老將皆摩拳擦掌,準備廝殺。”
“只待諸軍會合,便可大舉南下。”
頓了頓,“梁王為監軍,陳元龍雖總領前線,然五軍調度仍遵陛下廟算。”
劉備凝視輿圖上縱橫交錯的水道,忽然嘆道:
“此役動用民夫四十萬,戰兵二十萬,舟車萬計。”
“萬一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