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春初,洛陽城外的官道上積雪初融。
馬蹄踏過泥濘的道路,濺起細碎的水花。
劉備裹緊狐裘大氅,望著遠處黃河上升騰的霧氣。
眉宇間既有帝王的威嚴,又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陛下,前面便是平津港了。”
內閣首相李翊輕夾馬腹,與劉備并轡而行。
李翊的三綹長須隨風輕拂,一襲紫袍玉帶在雪地里格外醒目。
劉備微微頷首,目光投向遠處隱約可見的帆影:
“子玉,朕昨夜翻閱水軍奏報,仍覺心中不安。”
“若論馬上功夫,我漢軍絕不輸給任何人。”
“可水上作戰,并非漢軍所長。”
“朕擔心,僅靠淮南水軍,是否具備滅吳的實力。”
打贏吳軍不難,但想要滅掉吳國絕對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雖然吳軍對外作戰十分拉胯,但吳軍守家是相當強的。
最典型的例子并不是赤壁之戰。
畢竟赤壁之戰還可以推諉說是因為吳軍有周瑜。
最典型的其實是永安之戰。
當時晉國已經滅了蜀國,但由于先后經歷了鄧艾、鐘會之亂,蜀地其實非常混亂。
所以彼時的吳主孫休就想渾水摸魚。
派了三萬吳軍,圍攻永安。
結果吳軍從二月圍攻到七月,不能攻克。
也許你會覺得古代攻城戰本來就不好打,何況蜀地還有天險。
但當時蜀軍只有幾千人,守將也僅僅只是蜀漢的故巴東太守羅憲。
而吳軍這邊的將領是誰呢?
是陸抗!
三國大后期最強的武將之一。
由此便可以看出吳軍對外作戰有多拉胯。
結果沒幾年就爆發了赫赫有名的西陵之戰。
當時吳軍面對數倍于自己的三路晉軍,硬生生打出了“延續國祚”的大勝。
彼時的晉朝雖然已經能拉出五十萬大軍了,但在水軍方面依然不是吳軍的對手。
齊漢雖然得益于李翊的善政,有一定的水軍底子。
但肯定沒法跟吳國全點水軍軍科相比的。
滅吳之役,前后動員超過六十萬人次。
劉備肯定是要追求萬無一失的。
如果失敗了,那在他有生之年,肯定沒辦法發動第二場滅吳之戰了。
“東吳水師縱橫長江數十載,我軍雖有三軍之眾,然水戰終非所長。”
“現在于黃河畔訓練水軍,也不知來不來得及。”
李翊拱手道:
“……陛下勿憂。”
“自章武元年定都洛陽以來,臣便命人在黃河、淮水操練水軍。”
“今平津港新造戰船已成,請陛下一觀,便知分曉。”
劉備從之,與李翊并行。
轉過一道山梁,平津港豁然開朗。
只見黃河水面上桅桿如林,帆影遮天。
數百艘戰船整齊排列,蔚為壯觀。
岸邊工匠往來如織,號子聲此起彼伏,一派繁忙景象。
“這……”
劉備勒住馬韁,眼中閃過驚詫之色,“竟有如此規模?”
李翊微微一笑,揮鞭指向港口中央一艘巨艦:
“陛下請看那艘‘漢威號’,此船長一百二十步,可載二千余人。”
“上構木城,筑起樓櫓。”
“四面開門,船上可馳騁戰馬。”
“此乃將作大匠馬鈞與江南降將共同設計,堪稱當世無雙。”
劉備定睛望去,只見那巨艦巍峨如山。
船身涂著朱漆,畫著各種奇珍猛獸,用來震懾江河之神。
甲板上建有雙層城樓,箭垛密布,旌旗獵獵。
船首鑄有青銅獸首,在冬日陽光下泛著冷光。
“善!大善!”
劉備不禁撫掌贊嘆,“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也!”
“朕雖坐擁百萬之眾,然水軍終不及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