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須急修防御工事,以備不測。”
孫權遂下令:
“征發民夫,加固城防,多備擂木砲石!”
三日間,溫縣熱火朝天。
全民都忙碌了起來。
然孫靜私下面見孫權:
“大王,臣觀天象,齊軍不日至矣。”
“溫縣雖好,終非久留之地。”
“今港口舟船眾多,當及早收歸軍用,以防萬一。”
孫權悚然,問道:
“叔父之意是……?”
孫靜低聲道:
“請大王下詔:所有出海舟船盡歸公用,漁民充作水手。”
“如此,即便城破,亦可泛海而去。”
孫權從之,即命周胤:
“收繳民間舟船,登記漁民壯丁,充入水軍。”
此令一出,溫縣頓時嘩然。
一老漁夫跪求:
“大王!小民全家靠打魚為生,若收舟船,如斷生路啊!”
周胤厲聲道:
“大王有令,敢違者斬!”
遂強征舟船數百,漁民千余人。
是夜,
孫權登樓望海,但見港口舟船盡懸吳旗,儼然成水軍大寨。
闞澤悄然而至:
“大王,臣聞民間怨聲載道,恐非長久之策。”
孫權長嘆一聲:
“孤豈不知?然事急從權。”
“若溫縣不守,這些舟船便是江東最后的希望。”
與此同時,
陳登也率領一支漢軍,循跡追至溫縣。
但見城郭堅固,防御森嚴,不禁顧左右嘆道:
“孫權真梟雄也,窮途末路猶能據險而守。”
遂下令圍城,卻暫緩進攻。
次日,遣使至城下喊話:
“大漢征南將軍陳登,奉旨討逆。”
“吳主若肯歸降,必奏請天子。”
“封侯賜爵,厚待孫氏后人。”
“若執迷不悟,城破之日,悔之晚矣!”
城上孫權聞言冷笑,卻不動聲色。
然城中百官聞之,多有心動。
是夜,竟有數名大臣欲縋城降漢,被巡夜士卒拿獲。
押至孫權面前,一臣泣道:
“大王!齊軍勢大,溫縣雖堅,終難久守。”
“不若……不若……”
“不若降齊?”
孫權截口道,面色陰沉,“拖下去,暫囚別室。”
待眾人退下,孫靜悄然而至:
“大王莫非被齊軍說動了?”
面對想要叛逃的大臣,孫權竟沒有直接處置。
孫靜便意識到孫權可能內心也有一絲動搖了。
孫權長嘆一聲:
“叔父,今困守孤城,外無援兵,內乏糧秣。”
“該當如何,孤實茫然。”
孫靜正色說道:
“大王試想:若降漢室,不過得一侯爵,從此寄人籬下。”
“漢室豈能真心待我孫氏?”
“必是長期邊緣化,防我東山再起。”
“屆時無權無勢,仰人鼻息,大王能甘心否?”
對于很多普通人來說,當個侯爵,過一輩子富家翁生活那已經很不錯了。
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可對孫權這種一國之主,從王降至侯爵的,前后心理落差之大,
是只有切身體會過才知道的。
權力這種東西,
永遠都是拿起容易,放下難之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