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管你們心中對江南作何想法,但你們都給朕記住——”
“江南要是餓死了人,朕是絕不會饒過那些吃著國家俸祿,不給百姓辦實事的人!”
聲落,殿內一片寂靜。
每個人的臉色都十分肅重,不發一言。
良久,劉備重新坐下。
“孫權泛海遠遁,已為疥癬之疾。”
天子聲音帶著幾絲疲憊。
“然其宗室遺孤散落江南,諸卿以為當如何處置?”
群臣相視片刻,簡雍率先執笏:
“當厚待孫氏遺族,顯陛下仁德,安江東民心。”
侍中也緊接著附和:
“施仁政于亡國之裔,可使天下歸心。”
眾臣紛紛稱是,殿中一時充滿“懷柔遠人”、“彰顯圣德”的諫言。
劉備頷首,溫言道:
“諸卿之言,正合朕意。”
“傳旨,孫氏宗室皆由國家奉養。”
“賜田宅,給廩食。”
“陛下!”
劉琰突然出列,玉笏在手中微微顫抖,朗聲說道:
“孫氏可赦,唯有一人……不知當如何處置?”
滿殿寂靜中,關羽丹鳳眼微睜:
“何人?”
“孫權幼女孫魯班。”
劉琰伏地叩首,“此女雖稚齡,然系孫權嫡血。”
“孫氏畢竟與劉氏有著血海深仇,臣恐養虎為患……”
“荒謬!”
關羽聲如洪鐘,震得梁塵簌落。
“十歲女童,能成甚患?”
“汝此言,絕非君子所為!”
劉琰眉頭蹙起,向劉備深深一揖:
“臣只奏聞圣聽。”
“縱有萬死,亦遵陛下圣裁。”
關羽悶哼一聲,向前踏出一步:
“陛下!女童何罪?”
“若陛下不棄,臣愿收養教導。”
“必使其明禮知義,長為漢室子民。”
劉備凝視群臣,旋即輕笑一聲:
“朕豈是戕害孩童之暴君?”
“既然云長愿負此任,便賜汝為義女,好生教養。”
“勿使其將來誤入歧途。”
“臣,遵旨。”
關羽躬身領命。
劉備起身,幽幽道:
“南征之役,耗盡四海之力。”
“然江南既定,戰事總算告一段落。”
天子聲音漸沉,“諸卿皆勞苦功高,今日……便退朝罷。”
暮色透過雕花長窗,殿外傳來黃門侍郎清亮的報時聲。
李翊正踩著滿地落葉走出端門。
相府的青綢馬車在暮色中靜候。
老仆見他眉間深鎖,不敢多言,只默默打起車簾。
回到相府時,但見仆役們忙著懸掛彩燈籠。
管家正指揮小廝擦拭廊下青銅獸爐,見首相歸來,忙迎上來笑道:
“已按往年慣例預備壽宴,蜀錦百匹明日就能送到。”
李翊蹙眉環視:
“這是作甚?”
珠簾輕響,三位夫人相攜而出。
袁瑩捧著賬冊嗔道:
“相爺真是貴人多忘事,再過七日便是您五十整壽了。”
甄宓身后侍女捧著摞拜帖,柔聲補充:
“京中三公九卿皆遞了拜帖。”
“此外,還有青徐刺史、荊州別駕等外郡官員,都已抵達洛陽……”
首相聞言拂袖,揮手道:
“全部退回!壽宴一概從簡。”
此言一出,滿院仆役頓時僵立。
老管家捧著彩燈怔在原地,燈籠上“壽比南山”的金字在風中輕顫。
糜貞急步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