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此前手里囤積的漢幣不也跟著作廢了嗎?
那我到時候找誰要錢去?
當然了,
這些人還沒有意識到一旦使用了漢幣結算,到時候漢朝便可以通過大量發行漢幣來薅西域諸國的羊毛。
這使者話未竟,便被諸葛亮出聲截斷:
“……漢錢流通處,即王化所及處。”
“都護府鐵騎旦夕可至疏勒河,護商隊如護雉卵。”
語畢,即令侍從抬出新鑄錢范。
青灰陶模上寫著“季漢景元”四字篆文如龍蟠曲。
眾使者面面相覷,良久,方才向諸葛亮作揖道:
“既如此,請大都督容我等下來商議商議。”
“……當然,亮已備好酒宴,請諸位下去好生歇息吧。”
待使者退至偏殿享用炙駝峰后。
李嚴自后堂轉出,他問諸葛亮道:
“大都督,如今魏逆尚在蜀地虎視眈眈,朝廷又減少了軍事補助。”
“我們維持現在這支關中軍隊,尚且吃力。”
“何來余力經營西域?”
“更別提設立西域都護府,去保護他們的商隊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引他至廊下。
時值暮云四合,終南山風掠過未央宮殘垣,帶來渭水潮氣。
“……正方且看。”
孔明羽扇遙指西市,胡商正在氈帳間交易錦緞。
“昨日龜茲使團以三百匹大宛馬,換走武功縣全年的桐油產量。”
說著,他又從袖中取出算籌。
“若設敦煌互市,歲得商稅可養一萬精騎。”
“若控于闐玉礦,則弩機樞軸不虞匱乏。”
李嚴蹙眉,憂心忡忡說道:
“倘鮮卑人出兵劫掠……我等不也得分兵前去保護么?”
“正欲其來!”
諸葛亮拊掌,唇角微微揚起。
“鮮卑掠商隊則諸國請兵,我軍西進便名正言順。”
“昔班定遠三十六騎定西域,今亮欲以商隊為餌,引狼出洞而殲之。”
按照諸葛亮的想法,他并不打算在西域都護府設立重兵。
這既是處于后勤的考量,也是出于政治考慮。
就如當年班超在西域時,他打仗,其實主要還是用的西域諸國的聯軍。
漢兵反而出的很少。
這便是政治影響力。
由于西域諸國都服漢軍,所以漢軍的出現,便可以把西域諸國擰成一股繩。
讓他們團結起來出一支軍隊。
翌日辭別,鄯善使者忽以漢宮禮頓首:
“卑職祖父乃永平年間漢使隨員,臨終猶念長安柳色。”
遂解下腰間革囊,倒出數十枚銹蝕的五銖錢:
“此乃祖傳錢幣,今物歸天朝。”
五銖錢雖然已經在季漢不再使用,但也算是一種“文物”了。
諸葛亮俯身拾起一枚,見錢文隱約可辨“光武”二字,不覺有些潸然。
“將之收起來吧。”
諸葛亮遞給身旁的李嚴,發出一聲慨嘆。
“西域都護府的重新設立,也斷了魏國想要連通河西走廊的聯想。”
“這在戰略上,對我們有利。”
……
東海之上,千帆競渡。
孫權獨立船頭,望著遠處漸顯的青山輪廓,心中百感交集。
一年前。
漢軍破建業,吳國覆滅。
他率八千部眾并家眷倉皇出海。
一年之中,他們輾轉南洋諸國,受盡漂泊之苦。
也幸好孫權此前重視遠洋貿易以及造船業的發展。
有著遠洋底子,使得他們還沒有迷失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之上。
但過去一年,他們漫無目的漂泊著,也是吃盡了苦頭。
由于缺乏物資和淡水,以至于他們不得不過上劫掠南洋諸國的日子。
都快混成“海盜”了。
“……大王,前方探船回報,確為夷州無疑。”
周胤近前稟報,聲音嘶啞。
身為周瑜之子,本當是個意氣風發的水上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