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春夜,月色凄迷。
曹叡與程武等十余人趁著夜色倉皇出逃,馬蹄聲在寂靜的山谷中回蕩。
眾人不敢走官道,只能沿著崎嶇山路向北疾行。
“大王,再往前就是涪水關了。”
程武勒住馬韁,喘息著道。
“只要過了關,就能到梓潼。”
曹叡面色蒼白,連日逃亡讓他疲憊不堪。
正要答話,忽然前方傳來一陣馬蹄聲。
“不好!”
程武臉色大變,“可能是追兵!”
眾人急忙下馬,躲進路旁的樹林。
只見一隊騎兵舉著火把,沿著山路緩緩行來。
這些士兵盔甲鮮明,舉止整齊,不像是劉永的叛軍。
曹叡仔細觀察,忽然發現這些士兵的盔甲制式與齊漢軍隊相同,心中稍安。
“出去問問。”
曹叡對程武道。
程武會意,走出樹林,高聲問道:
“來者何人麾下?”
那隊士兵立即警戒,為首將領喝道:
“爾等何人?深夜在此作甚?”
程武拱手:
“某乃驃騎將軍曹叡麾下程武,有要事求見貴軍主將。”
那將領聞言,示意士兵稍安,上前打量程武:
“驃騎將軍?可是原魏王曹叡?”
“正是。”
將領沉吟片刻,道:
“某等乃李公子麾下親兵。”
“爾等且隨我來。”
曹叡在樹林中聽得真切,心中驚疑不定。
李公子?
莫非是朝中的那個李?
眾人跟隨那隊士兵行了約半個時辰,來到一處隱蔽的山谷。
谷中燈火通明,扎著十余頂帳篷,中央大帳前立著一桿大旗,上書一個“李”字。
“請在此稍候。”
將領進入大帳通報。
不多時,
帳門掀開,一個青衫文士緩步走出。
月光下,只見他約莫二十出頭。
眉目清秀,氣度從容。
曹叡一見此人,立即認出他就是當朝大司馬大將軍李翊的長子李治。
雖然多年未見,但那從容不迫的氣度,與李翊如出一轍。
“驃騎將軍何故深夜至此?”
李治微笑問道,聲音平和。
曹叡急忙上前行禮:
“公子,成都危矣!”
“劉永密謀造反,不日就要起兵!”
李治神色不變,輕輕點頭:
“……某已知之。”
“某來成都,正是為了處理劉永事務。”
曹叡一怔,沒想到李治早已知道此事。
他仔細打量四周,只見營地中士兵不過十余人,不禁擔憂道:
“公子帶了多少兵馬?”
“親隨十余人而已。”
李治淡然道。
曹叡大驚:
“劉永麾下有精兵不下萬數,更收編了不少魏國降卒。”
“公子僅帶十余人,如何擒拿劉永?”
李治微微一笑,月光照在他清秀的臉上,顯得格外從容:
“……驃騎將軍過慮了。”
“劉永所部多為漢朝之臣,必不會助其謀逆。”
“至于蜀地……”
他頓了頓,繼續道:
“經年屢逢戰亂,蜀之既破,則蜀人心膽已裂。”
“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
“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
“劉永雖有異志,蜀人安能助之乎?”
“至若漢軍將士,得勝思歸,必不從永而反,更不足慮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