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聞言,心中震撼。
這番話分析透徹,將蜀中形勢看得清清楚楚。
他躬身一禮:
“公子高見,叡拜服。”
“不愧是李相爺之子。”
然而話一出口,曹叡忽然意識到什么。
他抬頭看向李治:
“公子既早知劉永謀反,為何……”
李治會意,接口道:“
某月前便已到成都。”
于是曹叡更加疑惑,又問道:
“既然公子早就到成都了,為何遲遲不動手?”
“非要等到劉永起兵造反?”
李治目光深邃:
“此前并無明確證據證明劉永謀反。”
“如今他起兵造反是事實,擒之有名矣。”
曹叡心中一震。
他暗想,劉永在成都種種僭越妄為,與謀反何異?
李治卻此前并不能直接證明劉永謀反。
甚至要堅持等到劉永真正起兵后才動手。
何也?
曹叡只微一沉吟,便反應了過來。
李治,這分明是要斷絕劉永的所有退路!
看著李治平靜的面容,曹叡忽然感到一陣寒意。
這位看似文弱的公子,心機之深,手段之狠,實在令人心驚。
李治似乎看穿了曹叡的心思,淡淡道:
“驃騎將軍,此前劉永封你為驃騎將軍。”
“此雖有僭越嫌疑,但朝廷還是同意了。”
曹叡不知李治為何突然提起此事,只得應道:
“是,是。”
李治繼續道:
“某知蜀中仍有不少人心向魏室。”
“曹驃騎是否愿意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助某收服魏國老臣?”
“如此可使擒拿劉永之事更加順利。”
“若成,朝廷必不會虧待驃騎將軍。”
曹叡心中念頭急轉。
李治這是要利用他在魏國舊臣中的影響力,來瓦解劉永的勢力。
他雖然不愿再卷入這些爭斗,但如今形勢比人強,他別無選擇。
“叡愿效犬馬之勞。”
曹叡躬身道。
李治大喜:
“好!有驃騎將軍相助,大事可成!”
當晚,曹叡被安排在營地休息。
程武來到他的帳篷,低聲道:
“大王,這李治他……”
曹叡擺手制止他,示意他坐下:
“程卿,你都看出來了吧?”
程武點頭,皺起眉頭,沉聲道:
“李治專門等劉永完全起兵之后才動手,這樣一來劉永的罪名可就大了。”
“看來李家……也有自己的心思。”
此前劉永在成都種種僭越之舉,雖然放肆。
但考慮到其畢竟滅魏有功。
同時又是老皇帝的兒子,以劉備晚年愈發感性重視親情的性格來。
其必不會對劉永嚴加懲處。
但如今劉永是真的直接起兵謀反了,那這樣一來。
劉永的罪名可就大了,即便是劉備也不好保他了。
曹叡再一聯想。
早在梓潼之時,諸葛亮就拉偏架。
還讓魏延帶兵到梓潼去當攪屎棍。
偏偏就是一直沒有動作。
既不出兵對付劉永,也不收回他的兵權。
朝廷方面,更是沒有明確表示讓劉永返京,亦或者是回返自家封地。
就好像是背后有一雙大手,一直操縱布置著這一切。
一邊刺激劉永謀反,一邊又放寬對他的管束。
讓他覺得中央對蜀地的掌控力在減弱。
使得其更加有信心在蜀地割據。
而到底是誰要這樣安排,其目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