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寶琳、李德獎聞言同時嗤之以鼻,這話寫在紙上燒給鬼聽,鬼都不信。
程俊也信不了一點,但并沒有說什么,而是問道:“武功縣有多少百姓?”
趙立道:“兩萬戶左右,差不多十萬人。”
程俊豎起一根手指,“兩萬戶,按照一家欠五萬錢來算,就是一百萬貫。”
“再算上那些賣兒賣女的,武功縣百姓所背欠款,足有二百萬貫之巨。”
程俊盯視著他,“朝廷讓徐杰為地方父母官,是讓他造福一方百姓,他卻讓武功縣百姓背了這么多的債務,徐杰這個武功令,就是這么造福百姓的?”
趙立耐心道:“武功縣遭逢大災,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程俊擺手道:“你所謂的大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你先回答我這個問題,百姓們借的是糧,還的時候怎么就變成錢了?”
“當時糧價和糧荒之后的糧價,兩者一斗之差,便足有四百五十文錢之多,徐杰怎么能讓百姓承擔?”
趙立被問的后背都被汗浸濕了,額頭上也浮出冷汗,擦了擦汗道:“長安伯不了解情況......”
程俊皺眉道:“所以,我叫你過來,就是了解這個情況。”
“但是根據你所說,我發現這里面大有問題。”
“那些商賈,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你都寫下來。”
說完,程俊投給站在門口的程忠一個眼神,讓他取來紙筆,交給趙立。
趙立沉默半晌,只得接過紙筆,在紙上寫下名字,然后遞給程俊。
程俊接過來一看,紙上共寫了四個人的名字,分別是劉安福,沈家三,衛道民,何綱。
“李侍衛,你去請人。”
程俊將紙張遞給了李君羨。
“是!”李君羨接過紙張,再次帶人離開。
很快,四個身穿商賈服飾的中年男子,神色有些不安的跟在李君羨身后,走了進來。
“劉安福,沈家三,衛道民,何綱見過長安伯。”
四名商賈,同時對著程俊行了一禮。
程俊掃視了四人一眼,問道:“知道叫你們過來,所為何事嗎?”
四人同時搖頭,劉安福拱手道:“草民不知,請長安伯示下。”
程俊看著四人,說道:“那我就直說了,叫你們過來,是我要為百姓們,討一個公平。”
“你們給百姓的是糧,百姓們還的,就該還的是糧才對,怎么能還錢呢。”
聽到這話,劉安福脫口而出道:“長安伯有所不知。”
“這糧,是我們自掏腰包買來的。”
沈家三連連點頭,“是啊,若不是徐明府一而再再而三的懇請我們伸出援手,我們還不愿意呢!”
衛道民沉聲道:“長安伯,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我們兢兢業業,攢的這些家當,為了武功縣的百姓,全都扔進去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