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街文府。
此處院落較小,門前的街道上行人不多。
按說文家在荊州也是大族,其當家支柱文景貴為龍驤將軍,耕耘南地,名震南方,可自三四年前,隨著荊州新舊交替,原本還在州牧府中占了一席之地的文家派系的局勢,就忽然急轉直下,忽然失勢。
隨后幾年,文家的大部分人口、族人,都朝著南邊遷徙,但在本地還留下了一部分族人,只是多為年輕小輩。
而且因為這小輩之間還有矛盾,在一場沖突之后,其中幾人從原本的城北問府中搬了出來,這東街文府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比起當年文家門前車水馬龍、人流不息的場景,這東街文府的情況,就堪稱冷清了。
這住在里面的,則是在那州牧府司馬賬下為一吏員的文慶。
噠噠噠!
冷清的街道上,忽然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跟著就見一名輕易仆從快步沖了過來,然后一把推開側門,就沖了進去。
沿途自有幾個護院過來,一見來人便就不復緊張,重新無精打采的站起崗來。
那仆役一路穿行,過了兩進院子,未經通報就直接到了后院。
留著兩撇胡子的文慶正在里面喂雞,見狀眉頭一皺,轉頭就看了過去,冷哼道:“文棵,我讓你去詢問還債先生的消息,怎的這般冒失?莫非已經知道了?”
“知道了,知道了!還債先生如今就在州牧府中,今日更要在聚賢館中與人論道,還邀請了不少,我也為您討要來了請帖,”那仆役文棵叫嚷起來,“但這還不是要緊的,主上,您可知道,我今日在街上看到了何人?”
“何人?”文慶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興奮,“算了,這且不多說,你說你求得了還債先生的請帖?拿來與我一觀!這真是個好事,我生平最喜水滸,自從此書封禁之后,幾乎悲痛欲絕,好在還債先生百折不撓,頂著各方壓力,還是把這話本著作給寫完了,而我靠著關系,能夠一睹真容,這等著作,實在是讓人一見難忘,時至今日,我還不時誦讀,只是遺憾不能見先生一面,更憾這荊州有小人作祟,令先生不得安寧……”
那文棵自是知道自家主子的性子,也就不多說其他,直接從袖子里取出一封請帖,給遞了過去。
文慶伸手接著,嘴里兀自說著:“本以為先生被那奸計所害,日后都不能再創佳作了,未料這情況居然峰回路轉,一下子就改了局面,現在居然能親見先生,實在是讓人期待啊,嗯?”
說著說著,文慶看那請帖,眉頭一皺,抬頭再看那文棵,語氣就有些不對了。
“文氏諸公子?這請帖,不是單獨給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