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勸趕緊低頭稱是,又說自己有欠考慮,只是說到最后,又話鋒一轉:“但如此一來,又要如何才能讓他知道厲害?”
“怎么不能?”年輕男子微微一笑,“有的是方法,而且近在眼前!”
劉勸微微一愣,而后有些不確定的道:“您的意思是……”
“你說那小兒為何自得?我曾經聽說,明鏡先生有八位入室弟子,他這八個學生,即使不是世家出身,那也是身懷才學的,可以說個個不凡,其中幾個,如今已經在各方勢力嶄露頭角,比如此番以朝廷之名而至的劉穩,若非如此,父親也不至于這般著緊,而那小兒何德何能,會被明鏡先生收為第九個弟子?”
“聽說是當初龍驤將軍請求所至,”劉勸低語說著,“除此之外,這等無能之輩,也就是幾篇文章還足稱道了,又有什么本事可言?”
“你還是明白人,所以他的底氣,除了龍驤與明鏡之外,大概就是覺得那筆桿子可以迷惑人吧,可惜,咱們這邊,最不缺的就是這樣的人,遠的不說,就說近的,那個過來投靠,用花言巧語說服了父親,因而獲得豁免的還債樓主,不就在院中么?而且,還要舉行什么品鑒大會,要邀請不少人來,”年輕男子瞇起眼睛,“此人也算是欠了我家的人情債,正好讓他來還一還。”
——————
等劉勸拜別了主上,有了定計,重新回來院中,游目四望,居然沒有看到李懷的身影,不由眉頭一皺,然后招來一個巡查的武士,詢問了兩句。
那武士拱手回道:“您若說的是那位被您引來的公子,此人方才和那董回在角落里嘀嘀咕咕了好一會,然后兩個人就結伴而走,也不知道去向。”
“董回?”劉勸的眼皮子挑了挑,只覺得一陣頭疼,“他為何會和那皇甫懷廝混在一起?”
武士搖了搖頭,道:“我等也想詢問,只是二人腳步甚快,本以為他們是在此處巡視,未料竟是不告而別!”
“那皇甫懷既是奉命而來,怎么敢隨意離開?著實是沒有將我與主上放在眼里!”劉勸面色不善,“找一二人,去將兩人尋來,我倒是要看看,他們到底是個什么意思!”
那武士便領命而去。
劉勸則瞇起眼睛,思索著要如何完成主上的囑托,只是想著想著,卻是被一陣叫好聲給打斷了思緒,尋聲看去,正好見著眾人圍著那位還債樓主,正在歡笑著。
劉勸心中一動,想到主上交代,便走了過去,詢問道:“不知諸位因何而笑?”
就有一人道:“樓主又有了新作,方才說了兩句,我等聽著就知道,又是一篇佳作!”
劉勸聽著,眼中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