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湊齊了一套,不然制作蒸汽機的計劃,就要往后面推遲幾天了。”
陸離看著旁邊的地上,被他挑選出來的那套模具,不由微微的松了一口氣。
按照他之前制作的模具來看。
想要重新制作一套模具,哪怕拋開用黏土制作,以及燒制瓷化的過程。
僅僅只是陰干這個步驟,就需要耗費掉他只要三天多,接近四天的時間。
不過他的運氣不錯。
三套模具里面壞掉的那些,都是完全不相同的,他從里面挑挑揀揀。
倒是給湊出了一套可以使用的。
隨后。
陸離就開始開爐冶煉黃銅礦,打算先將蒸汽機的氣缸部分,給制作出來先。
畢竟和鍋爐與管道相比。
氣缸部分屬于精密件。
并且其中的活塞還沒有模具,只有陶瓷化的母胚,需要澆筑出氣缸后測試其氣密性。
若是通過模具澆筑出來的氣缸,與陶瓷化的活塞不匹配,那么他就還需要進行調整。
甚至是重新壓模。
“呼呼呼……”
水動力鼓風機不斷的旋轉,吹得高爐里的木炭,發出一連串的氣流灌入的聲音。
同時爐溫也迅速升高。
很快就達到了能讓黃銅融化的程度。
畢竟和那些從河沙里面,收集的鐵沙相比,黃銅的熔點要明顯的低上不少。
因此黃銅礦放入高爐里面,四十多分鐘的時候,銅礦石里面的黃銅就已經開始融化了。
只不過因為粉碎后的黃銅礦,顆粒比粉末狀的鐵沙大上不少,因此黃銅融化所需的時間,也要比鐵沙融化的時間長上不少。
“為了保險起見,還是等多冶煉一些黃銅后,再進行氣缸體的澆筑。”
陸離將融化后的銅水,倒進一個較大的陶瓷坩堝里,并把它放在高爐中繼續加熱。
讓其維持在銅水的狀態。
之后他才把銅水和礦渣分離坩堝,陸續從高爐里面取出來,清理干凈里面的礦渣。
重新添加上粉碎好的黃銅礦。
一直到這一爐的黃銅礦冶煉完成,他才把所有的銅水,匯聚在之前的坩堝里面。
往組合起來的氣缸模具中倒進去。
與之前的水管不同。
這次的氣缸模具十分的復雜,不僅氣缸前端有類似水管的模具結構,中間還有隔出泄氣孔的陶柱。
不過這個陶柱。
是從氣缸模具的外面放入。
這樣才能在氣缸鑄造完成后,從外面直接拔出,不至于卡在里面無法脫模。
而氣缸后面。
蒸汽進氣孔的位置。
則還有一個圓柱和圓錐狀的結合體。
并且在圓錐的前面,還有一個圓柱形的陶柱,可以將氣缸的進氣孔隔離出來。
一直到坩堝里面的銅水。
還剩下不足三分之一的時候。
陸離才停下來,沒有繼續往氣缸模具里面,倒入高溫銅水。
至于活塞連桿什么的。
又或是連接活塞連桿的飛輪,也都需要采用澆筑的方式,將其鑄造成一個整體。
這樣才能讓連桿和飛輪,都擁有相對較高的整體強度。
另外飛輪的厚度。
大概在四厘米左右的樣子。
只有足夠大的重量,才能在蒸汽機運轉的時候,給活塞帶來一個慣性的力量。
讓活塞能夠回到氣缸底部。
頂開位于里面的金屬球。
當然。
這個金屬球也需要進行澆鑄。
為此陸離在制作金屬球模具時,還花費了不少的心思,才將其制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