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時間再次過去好幾天。
陸離終于將水上庇護所的木屋,給搭建得差不多了。
兩米五多點的高度,占據了整個水上庇護,大概所三分之一的樣子。
然后在這木屋的前面,他用泥土和石頭,砌了一個適合屋內使用的壁爐。
壁爐后方的煙囪,則用金屬打造的圓管,配合幾塊木板連接到了屋頂上。
這樣可以防止燙傷。
同時看起來也更加美觀。
至于屋頂的框架和墻壁,相比起之前他搭建的庇護所,幾乎全是使用的榫卯工藝。
并用松樹脂進行了防腐處理。
因此整個木屋看起來,和下方的浮木平臺一樣,都非常的精致。
而木屋的墻壁。
則只有大概半人多點的高度。
并且和浮木上的地面一樣,這半人多高的墻壁,也是使用的木板進行拼接。
只在中間用其他的木頭。
進行了加固處理。
至于墻壁上面的區域,在是維持著中空的狀態,只有將頭頂上面的木板放下來,才能和柱子、下墻,組合成一整塊的墻壁。
并且還能用橫木進行加固,以此來防止在風比較大的天氣,導致墻壁被狂風破壞掉。
而屋頂上面。
陸離則依舊使用的竹片進行覆蓋。
只不過這次他在每塊柱子上,都用刻刀打磨出了小孔,能夠穿過金屬絲將其牢牢的固定住。
之后再用松脂進行密封。
以此來防止竹片出現漏水的情況。
除此之外。
放置蒸汽動力系統的位置,陸離也用木頭的竹片,搭建了一個一人多高的擋雨棚。
以免在雨天的時候,大量雨水灑落在鍋爐上面,導致內部的蒸汽溫度下降。
影響到蒸汽系統輸出的動力。
并且在蒸汽動力系統附近,他還預備了堆放木炭的地方,方便后續往爐子里面添加木炭。
至于駕駛區。
陸離則在蒸汽動力系統和木屋的中間。
并且這里的頭頂也有擋雨棚。
只不過此處沒辦法和木屋一樣,用木板進行密封,形成相對隔絕的空間。
畢竟駕駛區要的就是視野開闊。
至于停靠之后……他也不會到這里來,自然也就沒必要弄什么擋雨板。
更何況在沒有玻璃的情況下。
這個水面庇護所也的確不適合航行。
首先就是風雨會在庇護所移動的時候,吹進木屋中打濕里面的東西。
然后就是后面的供蒸汽機運轉的木炭,在水上庇護所航行期間,也沒辦法用木板保護起來,
除非他能燒制出玻璃,讓墻壁具備通透性的同時,還能擁有擋雨之類的效果。
“明天就可以開始澆鑄,二代版本的蒸汽動力系統了,希望這個改良后的蒸汽動力系統,能夠完美的運轉起來吧。”
給擋雨棚涂抹完松樹脂,庇護所附近的天色,也變得有些灰蒙蒙起來。
陸離看了眼下午的時候。
用黏密封起來的窯爐。
就快步往庇護所里走去。
這里面燒制的就是前面一段時間,他制作出來的那些蒸汽動力系統模具。
只要不是運氣特別背,三套模具里面總能東拼西湊的,湊齊一整套的陶制模具。
隨后陸離在壁爐上燉煮上一些肉湯。
吃完就躺在床上睡覺。
等第二天早上天色明亮起來,他就立刻來到窯爐附近,從上面去掉封堵通風孔的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