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再次過去幾天。
陸離也終于將飛艇木屋中,操控飛艇飛行和升降的裝置,給改進和完善的差不多。
原本的木屋外面。
除了后面多出個蒸汽動力裝置,以及推進飛艇前行的螺旋槳外,還在兩側安裝了一個可以通過旋轉把手,就能調整方向的螺旋槳扇葉。
中間用兩個電機和齒輪連接,旋轉速度和蒸汽動力裝置,后面的推進螺旋槳差不多。
只不過它集結了臨時調整飛艇高度。
以及方向的功能。
畢竟飛艇的主要浮空力量,還是來源于主副氣囊,螺旋槳只能讓它在一定范圍內上升。
并不能毫無限制的進行高度改變。
當然。
有這兩個功能也足夠了。
目的就是為了應付一下,在某些比較緊急的情況下,又或是需要快速升空的過程中。
用這兩個螺旋槳進行輔助。
讓飛艇在更短的時間里,就達到他預期的一個高度。
之后就是木屋的前方。
陸離將駕駛飛艇的操控室,從前方的木屋,延伸出去到了更前面的地方。
這樣做的目的。
是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
同時還可以將本就不寬闊的區域,變得稍微的不那么擁擠。
畢竟在前后兩個木屋之中,放置了蒸汽動力裝置的補水鍋爐,以及電解水箱和冷凝水箱后。
木屋里的空間。
就明顯變得狹窄了不少。
另外還有日常睡覺的木屋,以及桌椅板凳之類的東西。
這就讓木屋里面的空間,變得更加的狹小了。
畢竟和水上庇護所不同,飛艇的面積和承重能力,都是十分有限的。
根本就沒有那么大的空間可以利用。
因此將操控室往前推,才能讓木屋內的空間,變得更加的寬廣一些。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
木屋兩側的螺旋槳,在傾斜角度調整的時候,需要用搖手和金屬齒輪,通過鐵鏈進行手動調整。
并不能做到由電機操控。
畢竟連接在蒸汽動力裝置上的發電機,需要同時給兩側的螺旋槳電機供能,又或是需要給電解裝置供電。
再添加兩個角度調整電機。
恐怕那臺連接蒸汽動力裝置的發電機,根本就沒有辦法將其全部帶動。
好在他能利用齒輪來放大力矩,輕松的將螺旋槳角度,從垂直變成傾斜,又或是橫向往前和往后。
另外調整發電機電流輸出的開關,也在前方的操控室里,并被陸離集成在了一個操控臺上。
斷開中間的電閘。
就能讓電解水裝置停止運轉。
這時候同時將兩邊的電閘,往前面推動合上,兩側的螺旋槳就會順時針旋轉。
往下合上電閘。
螺旋槳旋轉的方向就會與之相反。
然后再搭配上手動調整,螺旋槳的傾斜角度,就能輕松的對飛艇的方向進行改變。
又或是讓他在一定范圍內。
進行上浮和下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