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日夜趕工,第一批用竹紙和活字印刷術印制出來的書籍,終于新鮮出爐了。
最先印制的是《三字經》、《千字文》這類啟蒙讀物,紙張雪白細膩,字跡工整清晰,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竹香撲鼻而來,讓人愛不釋手。
這些書籍,以遠低于麻紙書的價格,開始在青麟郡內發售。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一般,瞬間傳遍了青麟郡的每一個角落,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轟動。
郡城東市,一個新搭起來的簡易書攤前,圍得里三層外三層,比逢年過節搶購年貨還要熱鬧。
“讓讓,讓讓!都別擠,看清楚了!”攤主是個嗓門洪亮的漢子,也是青山村印刷作坊剛培訓出來的伙計,臉上帶著與有榮焉的自豪。
他手里高高舉著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封面是用稍厚一點的紙做的,上面印著三個清晰的大字——《三字經》。
“大家看好了啊!這可是咱們林大人親自搗鼓出來的神仙紙!竹子做的!比那黃麻紙白凈多了吧?摸摸看,滑溜不滑溜?”
人群中伸出無數只手,小心翼翼地觸摸著那本小冊子,感受著指尖傳來的細膩光滑。
“哎呀娘欸!這真是紙?白得晃眼!”一個穿著粗布短打的漢子驚呼,他活了三十多年,見過的最好的紙就是逢年過節寫對聯用的紅紙,哪見過這么雪白平整的玩意兒?
“滑溜!真滑溜!跟綢緞似的!”旁邊一個婦人也忍不住贊嘆。
“光看有啥用?關鍵是價錢!”人群里有人喊道。
攤主嘿嘿一笑,伸出兩根手指:“一本《三字經》,只要……二十文!”
“啥?!”
“二十文?!”
人群瞬間安靜了一瞬,隨即爆發出更大的喧嘩!
“你沒說錯吧?二十文?俺沒聽錯吧?”一個老農掏了掏耳朵,不敢相信。
“二十文?以前一本破舊的手抄蒙學書,都得好幾百文,還得托關系才能買到!這嶄新的一本,才二十文?”
“這……這價錢,跟白送有啥區別?”
“真的假的?莫不是騙人的吧?”
攤主把胸脯拍得砰砰響:“騙你們干啥?這都是林大人的恩典!林大人說了,要讓咱們青麟郡的娃兒,人人都能讀上書,識上字!這紙,是咱們青山村自己造的!這書,是咱們青山村自己印的!成本低,自然就賣得便宜!”
他拿起一本,隨手翻開,指著里面清晰工整的鉛字:“你們再看看這字!清清楚楚,一個錯字都沒有!比那些手抄本強多了吧?”
人群徹底沸騰了!
二十文!一本嶄新的《三字經》!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一個普通的農戶,省下幾頓飯錢,就能給自家娃買上一本!
意味著他們的孩子,真的有機會擺脫睜眼瞎的命運!
“給我來一本!不,來兩本!”
“俺也要!俺家那小子,也該開蒙了!”
“還有俺!俺也買一本回去,自己學!以后去鎮上簽契約,再也不怕被人糊弄了!”
“老天爺開眼了……俺孫子……也能讀書了……”
“林大人……真是活菩薩啊!”
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周圍的百姓紛紛附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們或許不懂什么“開啟民智”、“文化傳承”的大道理,但他們知道,這雪白的紙,這便宜的書,是林大人給他們這些泥腿子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希望!
一時間,書攤上的書被搶購一空。沒買到的人捶胸頓足,紛紛打聽下一批什么時候到貨。
消息如長了腿一般,迅速傳遍大街小巷,田間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