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吳副部長的這個反應,李紹義也知道是真的,換成其他人的話,沒準對自己張嘴就奚落上了。
就算你手下有三萬多人,但你面對的是四倍的鬼子,更何況你這三萬多人,能打仗的就那么幾千人,完成新兵訓練的連四分之一都不到,你哪來的臉要干掉人家幾個野戰師團的?
“來來來,這里就沙盤,你現場給我演示一下,我看看你是如何干掉人家的野戰師團的。”
吳副部長顧不得自己衣服上的水,拉著李紹義就到了旁邊作戰處的沙盤,把所有的人也都給趕出去,就他們兩個在這個屋子里,其他的人都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呢,就給推出了自己的辦公室。
吳副部長也真是急了,一直以為李紹義都是個靠譜的后輩,但沒想到也是說這樣的狂話,跟那些沒腦子的少壯派軍官一樣,動不動的就要抗日,可你也不看看實際情況。
“說說說快說……”
看著李紹義在這里盯著沙盤,吳副部長催促的說道。
金陵把李紹義給叫來,一方面是想要他們從中牽頭,讓李紹義跟日本人簽署和平協議,當然有的條件可以談,并不一定都按照日本人所說的,畢竟我們這邊是勝利的一方。
另一方面也想摸摸李紹義的底……
金陵方面最希望出現的一種情況,那就是李紹義的背后有列強的支持,在民國這個社會當中,你想要起來的話,沒有外國人的支持是不行的。
這些年國民政府一直在尋求歐美的支持,但各國在華利益已經固定了,國民政府也給不了他們更多的利益,所以在國民政府和日本人之間,這些人一直都在左右逢源。
如果李紹義能夠取得其他列強的支持,國民政府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跟對方搭上線兒,讓對方在國際社會跟日本進行對抗,我們的日子也能好過一點。
這種猜測也是基于事實的,如果要是沒有列強支持的話,李紹義的武器裝備都是怎么來的呢?別說認識幾個軍火商人,就現在李紹義所使用的這些武器裝備,可不是一般的軍火商人能給弄來的。
“吳長官,日本人這次調動了四個師團,其中兩個師團是從東北過來的,還有從高麗國調動過來的,按照正常的調動時間,至少要在兩到三個月,加上我的一些人搞破壞,我能把這個時間拉長到四到五個月,這一點沒有問題吧?”
李紹義說話的時候,吳副部長的腦子也轉得飛快,聽李紹義說完這些話,他使勁的點了點頭,十幾萬人馬的調動,四五個月的時間差不多。
尤其是日本的第一師團,還是從北方邊境調動過來的,距離更遠,單靠一條鐵路運輸線,那就更慢了。
再加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十幾萬軍隊在受到各種騷擾的情況下,四個月能集結起來,這也算是最快的速度了,如果要是不在熱和境內積攢好足夠的物資,這十幾萬軍隊提前跑過來,光餓也能把他們給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