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訊延時極其嚴重的現在,雙方也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交流了。
時間繼續慢慢的流逝著,在又是幾天時間過去之后,按照李承輕博士要求,正在進行著對外觀測與數據收集工作的吳大河忽然間有了點不同尋常的發現。
“老李,老鄭,老蔣,陳洛,快過來看看,這有點不對勁。”
廣域巡天設備在星火號飛船前方發現了一層黯淡的虛影。那一片虛影如同一張面紗一般,輕輕的飄蕩在那里,讓它背后的恒星的光芒出現了一些細微的減弱——吳大河正是通過恒星光度的變化才發現這一層虛影的存在的。
面對著觀測設備上的數據,幾人面面相覷。片刻,李谷喃喃道:“這,這是一團星際塵埃云?”
“很有可能。”
陳洛的神色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嚴肅了起來:“詳細觀測一下吧,看看它到底有多大,多厚,是不是在我們的軌道上。”
這是一個十分值得重視的問題。
所謂星際塵埃云,簡單理解的話,可以視作星際空間中星際塵埃較為濃密的一片區域。它在星際空間之中普遍存在,最大的可以有數百光年的直徑,甚至可以從中誕生出恒星來。
此刻,被星火號飛船發現的這一團星際塵埃云很顯然屬于較為小型的。否則,地球上的科學家們早就發現它了。它的存在并不會為地球上的人類帶來什么影響,但如果星火號飛船要穿過它,那就有許多問題需要注意了。
此刻星火號飛船的速度已經高達將近兩萬公里每秒。以如此之高的速度撞入塵埃云的話,便相當于構成塵埃云的各種粒子以同樣高速撞擊飛船船體。
這并不會帶來什么宏觀的,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現象,但在暗中,粒子的猛烈撞擊卻會對飛船外殼造成嚴重影響,導致它性能出現極大下降。甚至,由此而衍生出的次生輻射也有可能影響到飛船內部的設備。
除了這些之外,眾多星際粒子的撞擊,還會影響飛船的航線,導致偏離預定航道,讓陳洛等人不得不額外耗費更多的能源來校準。
雖然在非塵埃云的星際空間之中同樣存在眾多星際粒子,星火號飛船的航行之中同樣會遭到那些星際粒子的撞擊,但它們的密度太低了,所能造成的影響有限。
穿越一次星際塵埃云所能造成的后果具體有多嚴重,還需要依據塵埃云的類型,密度,寬度和厚度,以及速度等數據綜合判斷。當然,最好的情況還是避過它,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星火號飛船在設計之初考慮過高速航行之中遭遇星際塵埃云的可能,并為此做了一些準備,但最多只能是降低風險,而不可能將風險完全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