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層被鍍上瑰麗的亮邊,色彩瞬息萬變。
隨著一道金光刺破云霞,一個小小的、熾烈的火球仿佛掙脫了海平面的束縛,猛地躍了出來。萬道金光瞬間灑滿海面,將一望無盡的海面染成了暖金色,波光粼粼,如同碎金閃爍,整個海世界,仿佛在這一刻被注入了磅礴的生機與暖意。
這極致壯麗的光芒也瞬間籠罩了并肩而立的兩人,季硯執看著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與季聽十指緊密相扣。
“季耳朵,你知道嗎,我從來沒想到我的人生會像現在這樣,平靜,充盈,幸福。哪怕就像現在這樣,什么都不做,只是站著,也覺得心里在咕嘟咕嘟地冒著泡。”
季聽感受著他掌心傳來的溫度,輕聲回應:“我也沒有想過。”
“我以前透過實驗室的窗戶,看到過無數次月落日升。但那只是意味著一個實驗階段的結束或開始,是客觀的時間刻度。從來沒想過,日出還可以這樣……什么都不為,只是和你一起,安靜地看一次。”
季硯執心潮涌動,聲音溫柔得如同拂過海面的風:“那以后,我們就多看幾次。不看時間,不看意義,就只看它本身,看它每一次都不同的美。把以前錯過的,都補回來。”
“好。”
時間在航行中流逝,7天后,雪龍3號順利進入北極圈。
鄔領隊找到季聽,提供了一個參與科考任務的機會:“今天有個比較有趣的操作,不算太復雜,但需要細心和一點運氣,你和季先生想不想試試看?”
他介紹的任務是冰芯‘盲盒’采樣。科考隊需要尋找合適的浮冰,鉆取冰芯樣本。這些冰芯像時間的膠囊,封存著不同年份的大氣微粒、污染物甚至古老微生物,對于研究北極環境變化和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在實驗室詳細分析之前,誰也不知道鑿開的冰芯里究竟記錄著哪些年代、什么樣的環境信息。
季聽聽他講了一遍采集過程,覺得很有意思,于是答應了一起去。
半個小時后,兩人穿上救生衣和防護裝備,跟著幾名科考隊員乘小艇來到一塊平坦的浮冰上。
季聽負責拿著gps定位儀和溫度計記錄數據,神情專注得像是在記錄關鍵實驗數據。季硯執則在一旁,協助隊員穩住冰鉆,并在冰芯取出的瞬間,小心地用特制工具拂去表面浮屑,然后看著季聽將那段晶瑩剔透、蘊含著未知秘密的冰芯樣本輕輕裝入樣本袋,封好口,貼上標簽。
海風很冷,但兩人卻興致勃勃。
當成功采集到幾份高質量的冰芯樣本時,相視一笑的成就感,在兩人心中都留下了新鮮而難忘的體驗。
進入北極圈后的第三天,科考隊終于抵達了此行的核心區域。
此時的北極仍深陷于漫長的極夜統治之下,沒有耀眼的陽光,只有永恒暮色般的朦朧光暈籠罩著天地。
季聽和季硯執穿著厚重的特制防寒服,跟隨著科考隊員,踏上了這片地球的秘境。
舉目四望,是一個無邊無垠的黑白世界。墨藍色的天幕低垂,其上星辰格外冰冷璀璨,偶爾有絢爛的綠色極光如同幽靈的紗幔,在夜空中無聲舞動。
就在這時,鄔領隊走到這對新人面前,面對著這片冰封萬里的永恒冬夜,熱情地張開了雙臂——
“歡迎來到地球之冠,北極!”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