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靜娜立刻眉開眼笑。
有了蘇晨的加入,也許會有新的進展。
如果蘇晨都沒有研究出來,他也就死心了。
第二天。
蘇晨就加入到了研究。
專家們看見蘇晨來了非常的興奮,一個個的趕緊向蘇晨問問題。
這一天的時間蘇晨沒研究什么,主要是回答大家的各種問題。
同時,也跟大家探討了目前所研究的各種難題。
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植物的種子在巖石里根本存活不了,蘇晨特意去了他們的研究室。
研究室中有好幾塊兒大型的巖石,巖石上面被打出了一個個小洞。
這些小洞里面放了一些種子,大部分的都已經死亡了。
新放進去的沒有死亡,但是也堅持不了太久的時間。
蘇晨問專家們:“有沒有給這些種子澆水?”
既然巖石的水量不夠,他們可以提供水源。
專家們點了點頭,他們也做了這方面的實驗,可依舊不能讓種子存活。
種子雖然吸食了水分,可是除了水分之外,種子也需要其他的元素,可是巖石提供不了。
蘇晨閉著眼睛認真的思索著,思來想去他想到了一種方案。
首先,要知道種子需要什么樣的元素。
然后,就是給他提供這些元素。
巖石內不含這些元素。
那么問題的解決方法是什么呢?
方法是如何讓種子在不需要這些元素的情況下生長出來?
實際上還有另外一種方法。
那就是讓巖石內擁有這些元素。
可這不是蘇晨他們所研究的方向。
他們研究的是要在巖石上面種植出植物,他們不會去改變巖石的元素。
因為改變了巖石的元素,它就不是巖石了。
但是改變種子的一些特性,它還是種子。
蘇晨提出的方法極其簡單,讓種子去適應巖石的元素。
至于怎么去適應,那需要專家們去研究,去改進,去做基因突變。
蘇晨也沒有閑著,也在進行一些實驗。
他的實驗和專家們不一樣。
專家們在進行他所說的那些實驗,而蘇晨在進行巖石實驗。
所謂的巖石實驗,是讓巖石產生某些變化。
他是想通過了解巖石的特性,從而讓種子符合巖石的某些特征。
幾天之后,專家們終于有了一定的進展。
他們發現了一種植物。
這種植物原本生活在沙漠地帶,所需要的水分非常稀少,所需要的元素也非常小。
再加上他們的基因改變之后。
這種植物基本上只需要吸收水分就可以生長出來,所以他們就開始進行試驗。
把種子放在巖石的小洞上面,然后便靜靜的等待。
因為種子暴露在空氣中會氧化,所以種子的上面覆蓋了一層巖石粉末。
幾天之后。
種子沒有發芽,專家們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