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報了?出結果了嗎?入選了?”
電話另一頭,領導的思緒隨著池野的這個建議,瞬間紛飛起來,半晌后,才問。
《流感》是在今年金雞獎前夕殺青的,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而今年戛納的申報開始就是在8月底。
按照時間推算,如果那時候池野就有了想法,現在應該要出結果了。
果然,池野聞聲點頭:“應該就在這幾天出來。”
“有把握嗎?”
領導皺眉。
戛納電影節,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比起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的戛納要更猛一點,被全球影壇、影迷廣泛認為是全球最具影響力、最重要、最頂級的電影節。
它是國際電影行業的年度盛事,是全球電影人、制片人、發行商、媒體、明星和影迷的終極殿堂。
入圍和獲獎是這個行業的最高榮譽之一,例如江澄的老父親江凱歌,就是迄今為止內娛少有幾個拿到過金棕櫚獎的導演,為此,開啟了他一生證明《霸王別姬》當時不是他拍的的導演生涯…
除此之外,還有如今在華語影壇咖位最大的幾位大拿,都有過在歐洲三大電影節大放異彩的經歷,只要能在這上面有點名氣,放在內娛基本就是斷層飛升的碩果。
曾經不知道多少個大腕毯星,為了蹭戛納紅毯,臉都不要的站著拖延時間,只為了博得戛納的一張入場券門票。
同時,它還是全球最重要的電影交易平臺之一,全球媒體與行業的焦點,無數影片在這里達成國際發行、預售和融資協議,交易額巨大。
用大白話說,地球上的《釜山行》就是因為戛納,直接引爆了全球市場,一夜之間售賣了上百個國家的版權,尤其是亞洲區域,更是大爆特爆,主演導演直接登頂。
而如此夸張的曝光度和好處,戛納是那么好入選的嗎?
每年,全球影壇都會申報數千部符合各個單元的世界級高質量大片,但戛納每個單元的入選影片數量,卻只有4-5部不等。
這個概率,說千分之一都毫不夸張,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這里具象化。
——畢竟,戛納和其他電影節不太一樣,有很多電影圈入選條件寬松,但在戛納這里,入選本身就代表著極致的認可+全球性的高曝光。
后者很重要,因為這會讓整部影片瞬間“抬咖”,從現實層面講,也能從一國之地,擴展到全球賺錢,中間會節省掉無數宣發營銷費用…
總之,入選就已經成功了。
《流感》能入選嗎?
“競賽的主單元你們肯定是沒希望,你也不會報吧?”
領導腦中快速過了一遍適合《流感》的單元,然后得出結論:“你報的是午夜展映單元?”
池野點頭:“這個最適合。”
《流感》盡管全片和送去申報的第二個結局都帶點“文藝”,但說到破天,它仍是商業屬性居多的工業化電影。
所以,戛納中的幾個單元里,只有午夜展映單元最適合《流感》。
同時,這個單元也是戛納電影節中,對待商業片感官最好,待遇最好的單元。
事實上,戛納相比其他兩大電影節,整體在對待商業片的態度上就是最佳的,歷史上,有多部大爆的商業片,就是自戛納誕生,午夜展映單元,其實就是戛納特意為商業片創建的“專屬單元”。
至于競爭金棕櫚獎的主競賽單元…除非池野就想去露個臉陪跑,當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不然,還是不要去申報…因為百分百不會拿獎,更不會得到其他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