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性調整”劃重點,國內的審核制度永遠都不讓人失望,呵呵。」
「別罵官博了,都說了審核過不去,等我們看到電影,估計是刪減了n次的閹割片咯。」
「gd是不是多少有點離譜了?之前不是說劇本已經過審了嗎?怎么拍出來又出問題?」
「就這種審核,我算是知道為什么國內一直沒好片子了,拍好都上不了,誰還拍好片?都拍爛片恰爛錢得了。」
「不好啊!!椰子這部戲投了那么多,上不了不是虧死了嗎?」
「檸姐演的這么好,這不讓上?!」
「哈哈,盛檸的粉絲笑死我了,當初舔到這個大餅的時候就開始半場開香檳,這下好了,好似好似,就看不慣池野。」
《流感》官博評論區的“戰爭”,很快就蔓延到了整個微博廣場、熱詞下方,以及抖音、小紅書等各大平臺。
如此,半天之后,幾乎整個圈內外都知道了《流感》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未上映,就已經倒在了審核的鐵蹄之下。
“彈冠相慶”。
“哈,好似好似,大哥的力度是真大啊,說敏感,他就敏感!”
“本來就很敏感,這題材以前都禁止的,他能拍,說明有人給他開了后門。”
“這幾年第一次這么舒服,今晚必須嗨起來,搞點小藝人,咱們一起樂呵樂呵…”
京圈的一個聊天群里。
以陸導、馮導為首的圈子成員在群里心情大好,要說每個圈子都有自己的背景,但要論哪個圈子的背景最硬,那無疑,還是“皇城根兒”底下的京圈兒。
盡管現在的京圈已經大不如前,但不妨礙祖上確實人脈廣,如果池野“不犯錯”倒也罷了,比如換個題材的電影,他們還真沒辦法。
但偏偏,《流感》的題材就是敏感,任誰看了都知道這不好過。
那,原始股發話,確實就不好過。
“老陸,這次打的真的漂亮,《流感》上映不了,池野至少得賠這個數。”
晚上,王游立很興奮的跟陸導開了個視頻,比劃著手勢:“你這也算是為瑩瑩報了仇啊。”
“嗐,這都不叫事兒。”
陸導現在同樣春風得意馬蹄疾,上次的《昆侖山》被池野踩頭拿下,原本這次得知《流感》要定檔春節檔,他不管嘴上怎么說,心里面多少還是有點忐忑的。
但現在好了,池野人直接沒了,那還有什么好擔心的?
別管他多少投資,你得能上映才行啊。
而從實際利益考慮,他這么開心,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749局》同樣營銷的是國產工業化大片。
就這么說吧,今年春節檔,看似群雄涿鹿,競爭激烈,但沈斌馬莉一如既往的喜劇電影,韓晗同樣是賽車題材,陳思成主打自己最擅長的懸疑。
唯有《749局》,和《流感》一樣,都是投入大量特效、大量投資的工業化大片。
春節檔的競爭中,只有《流感》是《749局》的對手——至少陸導是這么認為的,他覺得自己很尊重池野…因為《大佬》和《女孩》的成績確實不錯。
既然都打著工業化的標簽,那肯定就會被拉來對比,陸導現在已經有點ptsd了,再有信心,對上池野,總會害怕對方“使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