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尋桃花源?
這事傳達到縣衙的一干差役那的時候,大部分人都覺得有些荒唐,當然也有一部分產生了不小的興趣。
但不管愿不愿意,縣尊大人的命令已經下了。
陸景一共點了十幾個差役,眾人從武陵碼頭征用了五艘船,連帶著船夫一起,便從武陵港出發了。
去往桃花源的水路在武陵河主水道區域是順水,所以出發的時候速度還是比較快。
趙辰羽和陸景都在最大的一艘主船上,小船則在附近行事,前者將之前陶淵明所說復述給其他人,主要是復述給船夫。
船夫憑借對水路的熟悉,根據趙辰羽說的內容判斷該怎么行船。
大約行舟小半日,五艘船都脫離了主水道,進入了彎彎繞繞較為復雜的山中水域。
這時候小船已經加快了速度,四艘小船憑借著速度優勢,分開幾個方向去探路,大船則暫時在一個地方不動。
這會船只在深山水域中,趙辰羽和船上的人聽著周遭山林中的猿鳴鳥叫,頗有一種空靈清幽的感覺,也在對桃花源有所期待。
雖然來之前對于上頭的命令多有微詞,可是越來越近的時候期待感也不免越來越強,誰又不向往桃花源的美好呢?——
差不多的時刻,隱仙谷的學塾中,學生們一個個正在提筆書寫,反復寫才學的幾個字。
莊霖則坐在屬于夫子的書案后面,靜心凝神,感知著谷中那若有若無的變化。
從確定了隱仙谷整體處于晉朝時期開始,莊霖就在嘗試感受整個山谷中的陣法。
比起第一次不知所措的粗暴運用,現在的莊霖希望能了解,并完善利用好隱仙谷中這得天獨厚的大陣。
畢竟除了凸月山谷本身,周圍較近的幾座山峰也被囊括在大陣范圍之內,這一切簡直就是傳說中的福地洞天。
若真能以此作為仙道修行的根基道場,則再完美不過!
其實山谷的大陣脈絡對現在的莊霖來說挺好摸索的,這段時間更是積累足夠的經驗,每一天都能感受到進步,每一天的感覺都比前一天更清晰。
當然,這其中除了莊霖對陣法的了解在增進,也與他經過這段時間修為開始提升有關。
更少不了在教書育人之外的閑暇時間,親自去山谷各處走走看看,感受一些細節所在,感受自身靈性與其中自然靈性的共鳴。
此刻莊霖的心神沿著山谷中自然靈性較為明顯的地方而行,所過之處靈氣流速都加快了。
當初見識天地有道之時的感覺又出現了,莊霖的意識之中仿佛看到諸多瑰麗色彩,更有煙霞如霧環繞山谷。
這樣的步驟,最近每天都要進行一次。
不過今天有些不同,隨著莊霖感知深入,山谷中諸多節點處的開始呈現一些光輝,其中屬于這山谷天地的靈性明顯開始活躍起來。
莊霖心神微動,克制自己不立刻追隨這種靈性的共性。
這是這段時間來他第一次,清晰感受到陣法從最細微之處開始產生動靜,并于陰陽轉化之中傳遞開去。
但莊霖要的是控制而非粗暴激活。
果然,隨著莊霖的介入,山谷的動靜也如同他的心神一樣,從波動漸漸平復,沒有如上次那樣“地動山搖”,天上星辰自然也沒有浮現,但那種韻律卻沒有消失。
莊霖嘴角微微揚起,經過這么久的摸索,終于找到感覺了!
此刻在莊霖的感知中,他像是在細細觸碰充滿韻律感的紋路,又好似以看不見的雙手為天地之間某種特殊的樂器調律,并適應它。
好家伙,陣法確實不完滿,但并不是有缺!
那老道長當年已經完整將陣法布置出來了,也正因為如此,導致他生命的快速衰弱,或許他當時還有過想要借助山谷特殊地勢引動陣法的念頭?
越是這種時刻,莊霖也愈發感到驚嘆。
因為那老道長完全就是借助山水之勢,以物理上的方式來布陣,居然能都算對,或者說至少偏差不大,那得是耗費多大的心力?
真正陣法起勢,雖然是莊霖那一次的嘗試。
但在那之前,僅憑著構建的山谷格局,這陣法之勢也絕對能牽動靈氣了。
不過按時間算,以此陣之玄妙,當時的隱仙谷幾年下來才攢了那么一點天地靈韻么?至少和現在處于晉時的隱仙谷是完全不能比的。
莊霖思緒流轉但心神的延伸不停。
漸漸地,莊霖與隱仙谷的某種韻律從接近到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