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躍使用聲音偽裝技術偽裝成宋文的聲音讓他開門時,他立刻提高了警惕。
但蘇躍并不只有一種方案,他使用備用鑰匙開了門,沖進了五十層。
盡管明宇身手不錯且身經百戰,但最終還是蘇躍取得了勝利,這算是唯一的小小變數。
接下來,就是這場“演出”最精彩的部分了。
從高樓上墜落的兩個人,當然是明宇和宋文。
蘇躍在明宇的臉上化好妝,將他綁在五十樓的外側。
當蘇躍推著宋文墜樓時,他們從四十九樓開始向下墜落。
在圍欄碎裂后,有一段斜坡,宋文滾落下去。
在那短短的兩三秒時間里,蘇躍完成了移花接木。
他拽住了早已準備好的繩索,與同樣化好妝的明宇一起墜落。
在最后一刻,宋文根本沒有注意到他抱著的蘇躍已經換了人。
連如此近距離的宋文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更何況是那些因為仰角關系而無法看清的樓下圍觀群眾?
宋文會為自己作證,圍觀群眾也會為他作證,那個故意踢了一腳而轉換了方向的dv機,全國的觀眾都會為他作證。
甚至在墜樓的時候,蘇躍還站在四十九樓用第二個麥克風與宋文對話。
當宋文發狂般地質問蘇躍是不是瘋了時,蘇躍之所以能那么冷靜鎮定地說出“我原本就一無所有”這樣的話,是因為他根本就是在演戲。
而這一切都能夠得到佐證。
在這種情況下,“蘇躍之死”已成定局,這是早就寫好的劇本。
蘇躍的犯罪痕跡已經被消除,他本人也已經“不復存在”,因此他的身后當然也就沒有追兵了。
這是蘇躍給全國上下的一份“禮物”,而且他也不怕人們不接受。
既然有了“英雄”之名,那么這樣的歸宿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的。
與黑暗和陰霾相比,人們更喜歡光亮和正能量。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
在這種壓抑、無助和絕望的情況下,這種正能量的“雞湯”、這種慷慨赴死的英勇行為是人們希望并想要看到的。
英雄的結局就該是如此,這也就讓人們更無法懷疑蘇躍之死會存在什么問題了。
也不是無法懷疑,而是人們發自內心地不想懷疑。
不僅僅是普通人會這樣,就連市局的各位也都是如此。
他們不愿意相信自己所見到的、所觸動他們內心的那一幕是假的,所以會幫助自己證明那一切都是真的。
這和無能無關,只是蘇躍利用了人的心理罷了。
人們會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這是人自發的自我保護措施,同時也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為。
蘇躍給了他們這份“禮物”,他們也就這樣欣然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