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張朝陽下火光沖天的照片,實在令人震撼。
原本就對警署和警員沒什么好感的米國市民,此刻在擔憂中對警署的印象更差了。
在他們看來,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根本不值得他們交納的稅費。
雖然近幾年來陰暗事情少了些,但人們心里都明白,原來那批作惡的人并未消失,甚至已身居高位,成為了領導者。
在這樣的領導下,米國警署又能好到哪里去?
沒人知道具體發生了什么,但對他們來說,這只能說明身邊的治安越來越糟糕了。
網絡上,人們瘋狂討論著這件事。
“連警署都被炸了,那到底什么地方才是安全的?”
“我只想知道,我們每年繳納的稅金都去哪了?”
“連警署都能被炸?”
“先看看吧,具體是不是警署被炸還不好說呢,說不定又是什么煤氣泄漏。”
雖然也有一些理性的評論,但實際上那些看似中肯的評論,無一不在結尾處加上了一個無奈攤手的表情,這也足以說明問題了。
他們開始對米國警署充滿了不信任。
除了對警署的不信任外,人們還在討論另一件事。
報紙和網絡上公布了那個名叫“張奇”的殺人犯,在殘忍殺害一家三口后,離開米國購買假身份,又回到了米國,在肯尼迪機場被逮捕。
他偽裝成一名叫“張奇”的華夏人,在被逮捕后畏罪逃脫,甚至殺死了一名前去逮捕的督查。
“張奇”的照片被公布在網絡上。
米國市民對這個張奇并沒有什么特殊感覺,但這個從警署逃出來的華夏人,讓他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在網絡上特別火熱的“蘇躍”這個名字。
幾天前,蘇躍的新聞也傳到了海外。
臉書上關于蘇躍案件的討論也十分熱烈,這種驚心動魄的事件,無論在哪里都有很大的受眾面。
雖然對這件事很好奇,但他們并沒有對蘇躍這個人產生什么敬畏之情。
“雖然干得不錯,但如果蘇躍在米國,估計活不過七天。”
“在米國他這樣的人早就被抓起來了,政府竊聽的事情傳出來的還少嗎?他只要出現在監控下,不出五分鐘就得被人抓住了。”
“看著是不錯,但歸根結底還是華夏不行,在米國他早就完蛋了。”
此時張奇是華夏人,而蘇躍也恰好是華夏人。
已經有人開始懷疑了。
“這個張奇不會是那個華夏的蘇躍吧?”
“蘇躍?就是那個在華夏跳樓的?怎么可能?不管怎么說都死透了吧。”
“就算真的是蘇躍,他也不可能在米國做出這種事。”
“不都說是叫‘王琦’嗎?偽裝成了華夏人,他根本就不是華夏人,雖然是黃皮,但接受的是米國的教育。”
“華夏人怎么可能做出這種事情?都是一些黃皮猴子罷了。”
網絡上關于“張奇”的討論絡繹不絕,甚至還借著“張奇”的存在打擊了一番華夏的蘇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