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房間時,詹姆斯下定決心,未來,一定要跟緊周博。
第二天,周博和姜明尚一早乘車向晶圓廠駛去。
姜思夏今天沒有和二人同行,她要去粵州大學,做一場unix+c的講座。
粵州大學已經開設軟件、計算機、集成電路設計等一系列課程,未來可以源源不斷為晶圓廠、電子廠輸送人才。
另一邊,周博二人坐著吉普車再次來到粵州工業區,連片的工地再次進入視野
姜明尚盯著一片工地,問道:“那邊就是核電站的工地吧!”
周博點點頭:“是的!”
亞灣核電站也是一五重點工程,由秦三民擔任總工。
畢竟硅片廠,晶圓廠都是耗電大戶,肯定要有電站進行配套。
車開了一個小時,終于來到了粵州晶圓廠。
粵州晶圓廠是一五核心的工程,未來幾年芯片要爆產量,就看這座工廠了。
為了盡快投產,姜明尚親自主持晶圓廠建設。
為此,姜明尚忙得頭發都掉了一大把。
一個多月了,晶圓廠第一條產線依然沒有跑通。
原因在于,粵州晶圓廠的生產方式和揚子江電子廠有很大不同。
一直以來,揚子江電子廠采用的是光刻流水線方式,而非后世常用的光刻機。
因為光刻機是一種高度精密、高度集成的裝備,不是那么容易造出來的。
當初,周博在7號車間土法上馬,根本不具備造光刻機的條件。
周博只好因陋就簡,把光刻機的效能,分拆開來,做出一條光刻流水線。
這種方式也能造出芯片,但效率偏低,而且產線遷移非常困難。
現在,粵州晶圓廠要進行規模化生產,當然不能再搞作坊式的流水線,光刻機勢在必行了。
第一臺gk-1光刻機,在揚子江電子廠制造完成,然后用火車運過來的。
gk-1既不是后世常說的duv,更不是euv。
那都是浸潤式光刻機,目前還是周博難以企及的黑科技。
gk-1屬于干式光刻機,分辨率1微米,套刻后精度可達200納米。
這個精度雖然和duv,euv沒法比,但已經相當牛掰。
要知道,后世的duv,euv都是集幾十個國家之力,才搞出高精尖設備。
夏國被制裁后,也是集全國智慧,才能搞出落后幾代的光刻機。
可見光刻機的制造難度!
而gk-1基本是周博和姜明尚手搓出來的。
這實在是相當逆天。
gk-1完成后,姜明尚激動得幾天睡不著覺。
有了gk-1光刻機,芯片生產不僅效率提高數倍。
而且,光刻機方便遷移,可以快速復制和擴散產能。
要實現一五計劃年產千萬芯片的目標,gk-1是關鍵一環。
進入廠區后,工人們紛紛向姜明尚打著招呼。
姜明尚微笑回應。
很快,兩人來到了晶圓切割車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