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長安街上。
擴音喇叭突然開始播報,播音員幾乎破音地叫喊:“人民廣播電臺緊急播報!半島停戰協定正式生效了——”
從西單到王府井,人們仿佛被雷擊中般僵住,然后哭笑聲、歡呼聲響徹開來。
滬江,外灘。
海關大鐘剛敲完四下,二十艘拖輪同時拉響汽笛,船頭探照燈齊刷刷射向天空。
和平飯店樓頂垂下二十米長的紅布標語,墨汁還在往下滴:“鷹醬帝國主義紙老虎被戳穿!”
渝州,朝天門碼頭。
山城上空突然滾過一串驚雷——是十八門櫻花國九四式山炮在朝天門齊鳴,這是櫻花國投降時繳獲的老家伙。
丹東,鴨綠江大橋。
夕陽把鐵橋染成紅色,黑壓壓的人群擠滿了江岸。
突然,對岸傳來轟隆隆的悶響——是第一批歸國的夏國車隊!
港島《大公報》頭版標題:“百年國恥,一朝雪盡”
這場狂歡持續了三天三夜,直到所有鑼鼓都敲破了,所有嗓子都喊啞了。
···
同一時間,大洋彼岸。
白房子橢圓辦公室。
國務卿杜斯走進辦公室時,艾森威爾正凝視著桌上的半島地圖。
“克拉克簽字了!”
杜斯的聲音有些低沉。
“終于結束了,”艾森威爾微微嘆了一口氣,“沒有勝利條款,沒有半島統一……只有一條該死的三八線,和兩年前一模一樣。”
“所以,杜路文留給我們的爛攤子,最后用五萬四千條鷹醬青年的命填平了?”
杜斯道:“無論如何,這是自由世界對東方陣營擴張的一次集體狙擊。
我們并沒有失敗!
在東南亞,我們將重振旗鼓!”
艾森威爾點點頭,沒再說話。
窗外,華盛頓紀念碑在夜色中泛著冷光,像一柄斷劍插進大地。
芝加哥,退伍軍人醫院。
病房中,一臺彩色電視畫面跳動閃著雪花,當播音員念出“光榮停戰”時,一名陸戰隊下士湯姆把輸液架砸向了屏幕。
“光榮?我在扳機嶺丟掉一條腿就為了南棒人搶幾個破山頭?”
“法克——”
他的咆哮聲嚇得旁邊的金發護士一哆嗦。
翌日,《芝加哥論壇報》頭版:停戰生效——擺脫半島泥潭,艾森威爾避免更大災難!
《華盛頓郵報》:遠東僵局的背后,自由世界并未失敗!
而偏驢黨的《紐約時報》則寫道:夏國農民軍隊如何逼平藍星第一強國!
無論輿論如何吹捧或攻擊,資本市場對和平是歡迎的。
紐約證券交易所道瓊斯指數上漲2.3%,不過,軍工股卻集體跳水。
而在好萊塢,米高梅緊急叫停了《半島英雄傳》的劇本,改成諾曼底登陸的故事。
無論白房子是否承認失敗,對鷹醬而言,半島大戰是他們最不愿提起的一場戰爭。
整體上呈現“精英沉默-民間憤怒”的分野。
后世,好萊塢反映二戰、越戰、反恐的電影數不勝數,但半島題材的卻屈指可數。
個中原因耐人尋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