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李毅是準備從基層方面去講,畢竟這是自己的經驗,但仔細想了想后,李毅還是決定換個角度,最后,李毅以經濟不能成為評判官員的唯一標準入手。
現在經濟增速時代,幾乎所有官員都以經濟為核心,大力推動地方經濟,因此,經濟路線是各個官員最主要,也是最提倡的路線,每個新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經濟方面的政策指引,因此,提振經濟成為官員政績最重要的考核。
如果你經濟搞得好,那最容易往上升,反之,則很容易就被人認為是平平無奇。
但實際上,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一方面要遵循當地的規律,因地制宜,經濟并非一日之功,有的時候,本身因為受到當地條件的制約,經濟規模本身就有限,壓根就不可能徹底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規模,所以,經濟并非評判官員的唯一標準,但是現在卻始終是官員晉升的重要指標。
等李毅寫完的時候,已經到了半夜。
第二天。
大早上,所有人就被集結了起來。
然后就開始了結業之后的最后一次大會,所有人都被集中到了大會議室。
黨校的所有重要領導也都出面,校長侯貴民,副校長謝建兵,還有教導處主任常毅華,除此之外,還有幾位老教授,其中還有幾個是生面孔。
主持大會是常毅華進行的。
“同學們,這次大會結束后,你們就徹底從黨校結業了,很高興能和大家相處,希望咱們的這段日子,會成為你日后難忘的一次經歷,也希望大家能真正提高黨性,從此堅持黨的原則,真正為人民服務。”
常毅華說完后,還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后才看向了另外的幾個人。
“今天我們還有幸邀請到了京城黨校副校長譚振譚校長,現在請侯校長來給我們講話!”
侯貴民看著臺下的眾人,微微一笑。
“到了今天,我就不叫大家同學們了,叫一聲同志們,大家從黨校出去,我希望你們能更加認真對待今后的工作,也希望你們能從黨校中得到一些經驗教訓,其他話就不說了,咱們請譚振校長來說兩句。”
侯貴民讓開了自己中間的位置,讓給了一旁的譚振。
譚振微微點頭,然后也開始演講了起來。
“黨校教給大家的,希望大家能記住,更重要的是,這次寶貴的調研活動,我更希望大家能明白,作為一名官員,人民的服務者,一定要以經濟為中心,迎頭超越,不怕困難,堅決要讓人民過上好生活,經濟才是第一要義,任何時候發展經濟才是核心,不能搞不作為的那一套,作為一名黨員,可不僅是要讓大家遵紀守法,更是要盡到一名黨員的責任,做一名合格的黨員。”
譚振的話說完后,全場都鼓掌了起來。
侯貴民也心里很高興,畢竟這次請來了譚振,這多少有些面子。
接下來就到了李毅的演講環節了,侯貴民還是很期待的,他也看過李毅之前的那份論文課題,寫的很不錯,所以,他很好奇,李毅這次究竟會給出什么樣的驚喜。
常毅華再度站起來。
“下面請學生代表李毅同學,來做最后的結業演講。”
眾人都紛紛看向了李毅。
李毅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在回來之后,大家更是聽到了李毅的各種新聞,據說在河元省還鬧了很大的動靜。
宿舍三人更是興奮不已。
而李毅則是臉色一沉,心里有些無語。
這位譚振校長剛剛說的話,和他今天要講的內容完全相反,自己是不提倡以經濟為主,而對方則是認為經濟是第一要義,這不是當眾打臉嗎?
李毅都有些犯難。
但馬上就要上去,李毅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了上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