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的用料卻是差得不是一星半點,打不了,根本打不了!
所以想明白以后,一幫商家已經湊到一起聯合起來,將大學城里的幾家店圍得水泄不通,要店里老板給個說法。
幾通電話打到蕭楚生和林詩這里,把兩人搞得一頭霧水。
“給個說法?”
蕭楚生愣了好半天,這幫人……玩不起啊?
蕭楚生一整個大無語,反手打出去幾個電話,一個是打成陳斌的,讓他帶人過去。
另一個電話,是直接報警。
做生意嘛,雖然有個說法叫以和為貴,但那是針對同級別的優質同行。
換句話來說,是一起燒錢開路的“伙伴”,但后面背刺不背刺,那是后面的事。
但顯然,這些品牌的商家還沒那個資格坐在一張桌上跟他談。
還要說法?搞笑!
其實嚴格來說,商戶資源也挺重要的,畢竟進入互聯網時代,風口特別多。
就比如團購和外賣賽道,掌握商戶資源多的渠道,就有機會贏家通吃整個市場。
但這些個賽道,就更好詮釋了什么叫背刺。
初期和中期全靠下面的小站和資本大量燒錢,將市場打開。
然后后期呢?那些個有手段有背景和資本的網站,直接燒錢把小網站給搞死,最后市場剩下的就只有個位數幾家。
如果蕭楚生后期想做這類生意,自然離不開要跟商戶打交道。
但蕭楚生很清楚,有客流量的商戶才有價值,沒有客流量的商戶,那就是白白送錢給他們浪費的廢物。
伴隨著團購和外賣大戰,茶飲市場也是跟著一起迎來了機遇。
因為市場上的熱錢其實就是轉了一個彎,平臺和消費者們的錢,在茶飲品牌和團購外賣品牌之間流過。
最終就是新勢力茶飲品牌做大做強,團購品牌贏家通吃,干死了幾百上千同行。
在技術迎來爆發時,他們也積蓄夠了資金和資本進行技術升級,之后便是外賣行業的興起。
可以說一份錢做成了很多的事。
那這中間這些普通的小奶茶店扮演了什么角色?
答案很簡單,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他們就是用來襯托那些新勢力茶飲品牌的,他們有多垃圾,有多黑心,那別的品牌就有多好,多值,多良心。
就比如雪王之類的性價比品牌,人家價格成本已經摸到底,讓你用最低的價格喝到超值的飲品。
但傳統的茶飲商戶,同價格根本就是騙傻子,甚至還有香精水,你不死誰死?
所以說這些來搞事的商戶,根本就不是蕭楚生的合作伙伴,或者以和為貴的同行。
那自然不需要有什么好臉色。
陳斌帶人過去,那是防止有人打起來。
報警,則是為了給這些人威懾,當然,這中間肯定也只是起個協調作用。
畢竟是他們影響了店里做生意。
而且電話里聽朱雯等人傳來的消息,好像那些商家來勢洶洶,有一些還企圖撒潑打滾趕走客人。
“哦?他們還打算趕走咱們店里的客人”蕭楚生眉頭一挑,這些家伙已有取死之道!
“那你們怎么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