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那么多精美的服飾,武鋒隨便弄出一些,就足以在港島的潮流成衣市場,占據一塊不小市場。
剛開始的時候,為了打開名氣,幾乎是一個月推出一種新潮服飾,主要以女,性為主。
這時候,自然就需要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藝人,幫忙打廣告吆喝宣傳了。
溫壁霞作為鋒銳影視一姐,自然就是帶貨主力。
效果相當不錯!
不僅只是溫壁霞迅速升騰的名氣,還有新潮服飾確實很受歡迎,一月的帶貨收益輕松破幾萬不成問題。
那時候,還是八七年。
隨著時間推移,武鋒手下的傳媒力量越來越強,情況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通菜街這邊,精品a貨服飾鞋帽,已經不是主力。
小制衣廠出來的新潮服飾,才是這里的主力。
就是銷售平臺,也不再是地攤,已經變成了裝修精致的服飾商店了。
新潮服飾的推出時間,已經穩定在一個季度。
起碼對于眼下的港島服裝市場來說,一個季度推出一款新潮服飾,已經足夠了。
溫壁霞的帶貨收益,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先是突破十萬港幣,然后就是二十萬,八八年的時候已經提升到了三十萬。
不要以為很少,那時候青霞的一部電影片酬,也不過三十五萬上下而已。
港島女星的片酬漲幅,和男星根本就沒法比!
這時候,被武鋒捧出來的新晉頂級富豪林大少,強勢進入了高檔服飾市場。
溫壁霞的帶貨品牌,又多了一款拳頭產品。
到了八八年年中的時候,她的帶貨收益已經達到了每月五十萬的水準。
事實上,已經比她的電影片酬要高不少。
快到了八,九年的時候,武鋒和內地不少知名快消品品牌合作,溫壁霞自然又是帶貨主力。
說實話,帶貨快消品才是真的賺錢!
就算內地來的快消品,受到了港島同類型產品的強勢壓制,可銷量依舊節節攀升。
到了現在,溫壁霞一月的帶貨收益,基本上已經超過了八十萬,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她偶爾聽過大老板武鋒的說辭,整個鋒銳文娛系要是全部運轉,給內地來的快消品宣傳打廣告的話,銷量估計能夠打著轉往上翻。
特別是電影和電視劇,推廣效果最好。
只是這么一來,就要和港島同類型產品大打出手。
倒不是怕了他們,而是要提前制定好所有計劃。
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將同類型產品直接拉下銷量冠軍寶座,不給他們翻身的機會。
想想生力啤酒的銷量,想想兩家可樂的銷售額,就清楚快消品市場的潛力究竟有多大了。
溫壁霞的要求不高,要是能夠通過帶貨,分潤一兩點利潤,那也是以百萬港幣為單位的巨大收益了。
不僅她對于帶貨十分積極,鋒銳影視不少同事,也是相當積極的。
別的不說,借助拍攝影視劇帶來的名氣,不少公司明星每月的帶貨收入,都已經超過了十萬港幣。
反正,帶貨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商業賽道。
關鍵是,此時只有武鋒手下文娛關聯員工,積極參與帶貨的生意之中,絕對稱得上吃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