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
鼓樓修理廠來了個開門紅,把所有關注的人,都給驚了一跳。
修理廠從剛開業,就變成了蜂窩煤制作廠。
街道安排的五個年輕職工,拿著手工制煤器,從早到晚熱火朝天的制作蜂窩煤。
要不是武愛國制定了妥善的輪換制度,怕是第一天就得有職工勞累過度受傷。
一天制作了兩千五百個蜂窩煤!
全都被街道拿走,當然是付了錢的。
按照煤鋪的正常價格拿貨,只是沒有那么多的煤票。
一個蜂窩煤賺一點五分,一天的利潤就是三十七塊五,對于剛剛開業的修理廠來說,不少了。
這還只是開始而已!
在武愛國的‘啟發’下,臨時廠長武志正在研發,那種人工以及機器配合的小型制煤器。
一次性,可以制作上百個蜂窩煤的那種。
至于手動攪拌器什么的,都開始研發出來。
到時候,只要煤炭以及黃泥足夠,一天制造五千甚至上萬個蜂窩煤,都不是什么難事。
這還不是利潤大頭!
手工制煤器才是!
以眼下工業品的價格,一臺手工制煤器,怎么說都能賣出二十五甚至三十塊的價格。
而成本呢,連五塊都不到!
一點都不夸張!
既然修理廠是紅星軋鋼廠幫忙建立的,軋鋼廠那邊自然不可能完全放手。
像是老舊機器維修,還有軋鋼廠一些鋼鐵邊角料,修理廠這邊都是可以以最低價格,甚至免費享用的。
事實上,不過一個星期,修理廠原本的院子,就徹底不夠用了。
畢竟,每天都要曬煤,需要的場地就大。
而且還得防備下雨,也需要足夠的防雨空間。
街道方面直接開綠燈,只要他們能夠解決的,當場就直接解決掉。
沒辦法,修理廠已經成為了街道的香餑餑。
不僅從開業到現在,就已經賺到了相當的利潤。
最關鍵的是,一口氣吸納了十二位街道子弟。
這可幫了街道大忙!
而且還不是糊火柴盒那樣的活計,工資可都和正常工人對齊的。
當然,現在都是學徒工,拿的都是十八塊一個月的工資,可對于那些街道子弟來說已經足夠養活自己了。
眼見修理廠越發火爆,以后的前程也不用太過擔心。
等新的廠房,還有更大的場地到手,修理廠又開啟了擴張模式。
再次接收了八位街道子弟,武愛國也在其中。
看到他的名字,排在招工紅榜上第一位,誰也沒有多說什么。
有能力的人,放在哪都能享受優待。
武愛國的職務很簡單,就是鼓樓街道修理廠的保衛科科長。
這名頭說出去,還是挺唬人的。
手下,就大雜院兩個同齡小兄弟!
街道很給面子,特意弄了一套沒有任何標識的白色警服,作為保衛科的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