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愛國此時,想要把三蹦子搞出來。
實在是,鼓樓修理廠對于運輸車輛的需求,已經大到了影響正常生產擴容的地步。
可惜,鼓樓修理廠的牌面太小。
就是有街道幫忙,都無法得到運輸卡車的購買資格。
不管是老解放,還是京城輕卡,都沒修理廠的份。
可此時,鼓樓修理廠每天輸入的生產資料,數量越來越大,總不能沒有自己的運輸工具吧。
像是制作制煤器,還有各種型號蜂窩煤爐子的鐵料,還有制作蜂窩煤的散煤,每天都幾噸幾噸的輸送。
隨著修理廠的規模迅速擴張,需求的生產原料自然越來越多。
剛開始,合作單位發揚精神,主動運送上門還能說得過去。
可時間一長,人家單位不可能沒點脾氣。
又或者說,有其它的運輸任務,這就需要修理廠自己上門拿貨運輸了。
京城現在又不許大牲口運輸,這玩意養起來也是消耗大戶。
武愛國想來想去,就只能將目光放在三蹦子身上了。
對于三蹦子,他并不陌生。
前世的帝汶島,還有蘭芳故地剛開始建設的時候,三蹦子可是發揮了相當不錯的作用。
關鍵是,當時的內地能夠大規模生產!
武愛國那時候經常接觸,對于三蹦子的原理還有各種構造,不要太熟悉。
這玩意,絕對是跑城市內部,以及城鄉短途運輸的利器,當然道路狀況不能太糟。
六二年的國內,有自己的摩托車廠。
加上小日子入侵時期殘留的大量邊三輪,事實上國內的摩托車數量還是不少的。
只是可惜,武愛國想要搞來一輛,依舊沒門路。
那就只能搖人了,派出所的老李是第一個。
這家伙,也給了武愛國一個不小驚喜。
派出所手里,也沒有邊三輪。
可他知道,東城區市局那里,卻是有老舊得已經無法行駛的邊三輪,放在后勤倉庫里吃灰。
武愛國要是需要的話,他可以幫忙搞來!
他自然是需要的!
只要發動機沒有問題,那國內第一臺三蹦子,很快就要從鼓樓修理廠出世了。
他在等待老李搞來不知道幾手破舊邊三輪的同時,也沒忘在京城各大相關高校,以及保密級別不是很高的研究所跑。
這時候,有單位支持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一封有單位公章的介紹信,能讓對接單位放下大部分戒備。
只要不是搞競品,沒有明確的利益沖突,對接單位還是相當熱情的。
起碼,武愛國詢問一些有關材料,有關三蹦子零部件制造的情況,都得到了滿意答復。
等老李將東城區市局的那輛破舊邊三輪弄來的時候,武愛國對于國內此時的相關技術,已經心中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