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的工廠,一旦爆發起來,效率還是挺驚人的,武愛國這次算是見識到了。
一個星期后,就在鼓樓修理廠,正在熱火朝天的組裝第一批五輛三蹦子時,北摩那邊一口氣推出了五十輛投入市場,獲得了巨大成功。
這玩意實在太簡單了,其實就是摩托車的變種,一眼就能看出其具體功效。
聽說,要不是有領導攔阻,這一批北摩投放市場的三蹦子,單單京城運輸公司一家,就能全部吃下。
就算三蹦子只能在城里蹦跶,可就是城里的運輸任務,也是相當巨大的。
單靠輕卡運輸,根本就沒有那么多車輛。
城里又禁止了大牲口車,不然哪來那么多的三輪自行車,還有板爺存在?
事實上,三蹦子的出現,可是啟發了不少工廠。
摩托車發動機能夠當做三蹦子的動力來源,那汽車上的發動機呢,還有柴油發動機呢?
事實上,以柴油發動機組裝的三蹦子,才是行走城鄉無障礙的運輸利器。
九十年代,不少偏僻山區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柴油發動機為核心的三蹦子。
不管是載人還是運貨,都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武愛國倒是希望,那些擁有強大研發以及生產能力的機械廠,還有汽車廠能夠在這上面發力。
此時的國內,確實太缺少機械動力運輸工具了。
他太清楚其中的意義!
但凡國內的運輸效率提升一分,整個國家的國力都能跟著提升一分甚至五分十分。
也有單位盯上了鼓樓修理廠正在組裝的三蹦子,而且還不少。
就是街道辦,也是想要幾輛的。
只要在后面的車斗搭個車棚,那也是相當不錯的代步工具了,起碼比騎自行車強不是?
最后沒辦法,經過一番爭吵和拉扯,鼓樓修理廠留下了兩輛,算是新成立運輸隊的重要運輸工具。
別的不說,有了三蹦子之后,工廠食堂的菜品,不僅多了一些種類,而且明顯新鮮多了。
每天早晨,定時趕往德勝門那邊的自發集市。
有虎哥這樣的地頭蛇幫忙,采購各種物資相當方便。
每天都有魚有肉還有蛋,加上廠長武志特意叮囑不要吝嗇油鹽,修理廠的食堂名氣很快就打出去了。
別的不說,早上的大肉包子,中午的濃香肉湯,晚上的魚湯蛋餅,已經成為了職工的最愛。
要不是有保衛科,還有紀律監督科的人當場盯著,真的會有職工將飯菜帶回家里。
食堂這邊,工廠也是給了補貼的!
像是上面那些菜肴,在食堂這邊價格相當低廉,大肉包子五分錢一個,兩個才只需要一個的菜票。
為的,自然就是讓工人們吃好喝好,能夠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參與工作。
要是這樣的福利還能惠及家人,反正武愛國覺得不妥,估計會鬧出不小風波。
有傻柱作為反例,不管哪一餐,后廚那邊都有負責紀律監督的同志查看,堅決不許后廚人員,帶著所謂的剩飯剩菜離開。
開玩笑,食堂飯菜都是定量供應!
就算有余量,也不可能讓后廚師傅帶走。
有些事情,是絕對不能松口的。
要是外頭的人,吃了所謂的剩菜剩飯,身體出現了問題,責任算誰的?
不要說什么這個時代群眾樸實,看看南鑼鼓巷九十五號院的那幫鳥人,哪個樸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