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他懶得多說。
就是山地自行車的高價,也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
除非,想要將鼓樓牌山地車做成高檔自行車品牌,不然價錢肯定會慢慢降下來。
不用說,就算廠里有這樣的想法,上級工業部門也不會答應的。
在這時代的國內,就算自行車品牌名為紅旗,也不可能變成干部們的專屬座駕。
但凡能夠提升工業產能,肯定首先以數量為先,然后再考慮質量的問題。
自行車這玩意,自然是賣得越多越好。
誰能夠想象,后世一輛高品質自行車,竟然能夠賣出幾萬,甚至十幾萬的高價?
不過,霍大亨那邊也傳來不好的消息。
歐美都有自行車商,向他購買專利使用權。
這玩意,以霍大亨的能量也是保不住的。
歐美的市場太廣闊了,那邊其實也有了變速裝置,只是沒有鼓樓修理廠鼓搗的成熟穩定而已。
可以歐美商人的尿性,霍大亨要是不開放專利授權,以后各種麻煩事兒少不了,搞不好官司都能打到二十年后,真不是開玩笑。
畢竟專利把持在鼓樓修理廠手里,所以霍大亨要弄清楚修理廠的態度。
這事兒,鼓樓修理廠哪里能夠做得了主?
就是京城工業部門領導,也是不敢輕易下定論的。
這事,最后捅到了工業部大佬那里。
為此,武愛國和武志父子倆,頭一次參加了工業部組織的內部研討會。
那年十九,坐在角落如嘍啰!
好在,作為自行車變速裝置的‘實際發明人’,以及將山地車推向歐洲的幕后功臣,武愛國倒是有一次發言機會。
他也沒有客氣,直接將心中想法道出。
想要靠專利,攔住歐美自行車制造商,那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人家有太多手段規避了,畢竟專利法就是他們國家搞出來的,主要目的就是限制后發國家的發展。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這些歐美自行車制造商的心理底線附近,收取專利授權費用。
是一輛車收取一次,而不是一次性專利授權!
按照二十年的專利保護期計算,單單專利授權費的收入,二十年時間沒有十億刀樂都算不得成功。
與會眾人,都被武愛國的‘豪言’給驚住了。
還是大領導有魄力,直接和港島霍大亨取得聯系,想要征求霍大亨的意見。
豈料,霍大亨十分贊同武愛國的意見,覺得這樣才能讓利益最大化,他可以出面嘗試一番。
最后,還真叫霍大亨談出了一個好價格!
歐美自行車制造商,每生產一輛帶著鼓樓變速裝置的自行車,都要給專利授權公司二點四刀樂專利費用。
經此一事,武愛國的名頭大響!
據說,就是大領導都聽過他的名字。
而此時的武愛國,正在鼓樓街道辦的辦公地點看熱鬧,之前給親爹武志出的餿主意,已經到了收獲的時候。
鼓樓修理廠不是兼管了鼓樓街道孤兒院么,隨著新廠區的建成,孤兒院整體搬入了新廠區這邊。
至于原本的孤兒院舊址,在武愛國的建議下,請了施工單位修建公寓型宿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