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到底,還是和以往的地主沒什么區別,一門心思將主意打到土地上,借此瘋狂搞錢。
武愛國的想法很簡單!
迅速擴張bp機的業務,最好能夠擴散到東亞各國。
東亞各國的大城市,才是bp機最好的市場環境。
但凡打入進去,就算只能分到極少份額的利潤,那也是驚人財富。
另外,就是打通的渠道,以后還有大用!
bp機能賺很長一段時間,等以后大哥大出來了,又能狠狠地賺上一波。
不僅如此,但凡霍大亨能夠參與東亞以及東南亞各國的通訊業務,就算只是很小一部分,那也是了不得的影響力。
有些事情,現在說太多沒什么用。
單單就是bp機的生意,足以讓霍大亨的財富,在港島華人大富豪中,占據獨一檔的位置。
眼下可是七一年,什么塑料假花,什么衣服之類很賺錢的輕工業行當,和科技電子消費品的利潤比起來,屁都不是。
甚至,可能還比不得武愛國通過京城鼓樓廠,鼓搗出來的各種類型自行車,以及摩托車更賺。
至于翡翠寶石之類的生意,只能算是一個添頭罷了。
武愛國可不會學緬國那樣,大量的出口翡翠以及寶石原料,實在太浪費了。
他記得,前世對于緬國的翡翠原料出口,有過詳細的數據分析。
在華夏的經濟起勢之前,緬國每年由官方組織的翡翠原料交易會,金額都是在一兩億刀樂徘徊。
實際上,緬國每年的翡翠原料交易額,起碼十倍于此,不過利益大頭都被某些人和勢力私吞了。
還有,名氣不小的邊境城市大其力,以及對面的暹羅美塞城,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還不是因為翡翠和寶石的走貨生意,這才讓隔河相望的兩座邊境城鎮,慢慢的發達起來么?
武愛國既然成為了緬國北部地區的掌控者,肯定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
事實上,在西北分公司發展勢頭迅猛的時候,像是大其力還有對面的塞美城,原本繁茂的走貨生意一落千丈,引發了不小的波瀾。
暹羅那邊的專門做翡翠以及寶石走貨生意的,大部分都是當地很有經濟實力的華人和華僑。
他們被斷了貨源,不就只能通過其它方式彌補么?
武愛國前世又不是沒做過珠寶生意,自然知道里頭的門道,還有利潤大頭在哪?
與其便宜了那些專做首飾的所謂大亨,還不如由西北分公司自己出面賺了。
眼下,和霍大亨帶來的港島商人做生意,不過就是試水罷了。
武愛國想要搞錢,手下地盤的建設費用,還有其它一應開支,都是一筆不小金額。
單純的依靠土地出產,顯然相當不靠譜。
以眼下緬國的情況,就算西北分公司手里有大把糧食,又能賣給誰?
至于其它的土特產,也大多面臨這樣的問題。
事實上,這時代賺錢不是很難,可想要賺大錢就很麻煩了。
小日子的金融市場,不是那么好進出的。
其余亞洲國家的發展,都處于開始發力階段,就是想要割韭菜都沒有那么多韭菜。
武愛國思來想去,投資歐美那邊風險太大,很容易失控。最后也只能將目光放在經濟形勢相當不錯的港島身上,目前這才是最好的資金來源地。
很快,就有一次大收割的機會!</p>